新闻详情
首页 > 政策与政府引导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州市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2023.05.24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衢州市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实施方案(2023—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衢州市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

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全面落实“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实施方案》《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文件精神,全面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在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中贡献衢州力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要求,坚持统筹布局、适度超前、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理念,加快打造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加快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争当“两个先行”示范窗口提供现代化交通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7年,四省边际交通物流桥头堡基本建成,10大“交通标志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力争获得4张“国家级交通金名片”、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1.基础设施方面:完成综合交通投资超1160亿元,新增铁路130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75公里,新改建普通国省道76公里、农村公路1160公里;新建千吨级航道74公里,新建500吨级及以上码头泊位35个。

2.交通产业方面:综合交通产业总产出超1050亿元,增加值超250亿元,年均增长约8.9%;争创2个以上省级综合交通产业示范园区、2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

3.现代物流方面:新建2个物流示范园区、4个冷链物流骨干基地(园区);全市货运量达2亿吨,快递年业务量达2.4亿件,衢江航道港口年吞吐能力达1500万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万标箱,铁路货运量达515万吨,物流业增加值达190亿元,占GDP比重6%;物流运行成本明显下降,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从16%下降至14%。

4.公共交通方面:衢州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50万人次,城乡公交一体化和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绿色出行比例达73%,城市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2.3以内。

5.交通安全方面: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每年下降5%,推进安全生命防洪工程建设,整治标志标线1000公里、平交路口500处、边坡隐患点50处,全面处置四、五类桥隧,实现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全覆盖。

二、重点任务

(一)交通基础设施攻坚行动。

1.高水平打造外联内畅的现代公路网。高标准构建“两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六纵五横”国省道干线公路体系,实现市域“1小时”、县域“半小时”交通圈。到2027年底,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婺城至浙赣界全线建成,进一步畅通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加快推进杭淳开高速公路(衢州段)项目前期,力争2024年开工、2028年建成;全面完成320国道柯城、衢江、龙游段,S315龙游湖镇至金华汤溪段,S316大平山至陶村段等普通国省道新改建重点工程。(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衢通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2.高水平打造四通八达的快速铁路网。全面构建1小时到达省内主要城市、2小时到达长三角主要城市、5小时到达京津冀和珠三角主要城市的“125”高铁交通圈。杭衢铁路(建德至衢州段)2024年建成,衢丽铁路(衢州段)2027年建成,深化衢南铁路、衢黄铁路项目前期,谋划争取甬金衢高铁等项目。(责任单位:市铁道中心、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3.高水平打造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网。加快航道项目建设,打通浙西黄金水道,形成衢江、常山江、江山江“Y”字形高等级航道网,不断提升衢州港集疏运保障能力。钱塘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衢州段2026年建成;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一期工程柯城段2026年建成,常山段2028年建成。以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为着力点,加快浙赣运河前期研究和推进,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力争2026年开工建设。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加快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龙游港区桥头江作业区二期工程和柯城港区航埠作业区、常山港区辉埠作业区建设。(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衢通集团、市资源规划局,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江山市、常山县政府)

4.高水平打造辐射全国的航空服务网。完成衢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大力拓展优化对外航线网络。加快衢州机场迁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24年初配套工程开工,2027年底投入使用;开化通用机场力争2025年完工,构建客货并举、以货为主、多级协同的民用航空服务网。(责任单位:浙西航空物流枢纽项目专班、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衢通集团、衢江区政府、开化县政府)

(二)物流配套设施攻坚行动。

5.高水平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规划建设“1+6”多层级货运枢纽布局,全面建成公水、公铁两大物流基地。探索创新公铁空水多式联运模式,加快发展中转物流、危化品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物流,加快建设浙西公铁联运综合物流项目、常山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区、衢州智慧冷链物流基地等多式联运项目,构建四省边际开放统一的物流大市场,重点培育以临空、临水、临铁等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传化公路港、顺丰丰泰产业园等物流设施体系,积极招引培育一批“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下的物流平台型龙头企业,提升运输物流对衢州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衢通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6.高水平打造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打造四省九地市公、铁、水无缝高效对接的重要枢纽港,充分发挥衢州在浙江经济向西辐射中的战略支点作用。依托衢州机场航空港、杭衢高铁(衢州站)、衢江港区,形成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积极创建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示范工程。到2027年,建成衢州四省边际多式联运枢纽港铁路专用线(衢州机场专用线)。(责任单位:多式联运枢纽港指挥部、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衢通集团、浙西航空物流枢纽项目专班、衢江区政府)

(三)交通共富提升攻坚行动。

7.高水平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市域一体“衢城畅行”工程,谋划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连片成网,完善公交优先路权保障机制。探索实施市域公交一体化、城乡公交场站综合开发,实施主城区到县(市)的客运公交化改造,持续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满意度。到2027年,实现全域公交化,市本级主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不低于35%,绿色出行比例达73%。(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衢通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8.高水平开展农村公路提质创优。深入开展全市农村公路提质创优促共富五年行动,补短板、扬优势、促改革、建精品。全市完成投资约105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约1160公里,实施路面维修约2300公里,建成一批具有衢州辨识度、全省影响力的品牌特色路,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全覆盖,实现农村公路“路网更畅通、环境更优美、运输更便捷、服务更优质、带动更有力”。加快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衢黄南饶”95联盟大道,争创国家级森林风景道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交通产业提质攻坚行动。

9.高水平建设新型轨道交通产业基地。依托中浙高铁、贝尔轨道、光明铁道等轨道交通产业基础,打造轨道交通装备研发制造龙游示范基地。投运中浙高铁高速列车传动系统综合试验台(一期),建成二期,积极培育轨道交通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龙游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中浙高铁高速列车传动系统运行研究实验室争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快推动中宝科轨道交通试运行。做好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启动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铁道中心、龙游县政府)

10.高水平推进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临空产业,全面落实与华夏航空一揽子合作,补链航空产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借势培育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加强与省交通集团合作,推动交通装配式建筑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等制造业发展。加强与省海港集团合作,加快推进衢江港区保税仓、龙游港区临港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展临港产业。加快交通运输与北斗、5G等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深入谋划实施一批智慧新型交通基础设施、新型交通装备、智能交通服务等产业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衢通集团、多式联运枢纽港指挥部、各县〔市、区〕政府)

(五)交通服务提质攻坚行动。

11.推进智慧港航信息化建设。聚焦“智慧航道”建设,推进航道运行调度与监测服务系统升级,保障航道环境整洁生态、航运服务安全便捷;推动“智慧港口”建设,应用智能化运营与监管识别技术,实现港口生产和物流服务更加智能。持续推进“公转水”在线应用衢州试点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12.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初步实现碳达峰目标,公共交通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国四以下老旧营运货车淘汰比例超60%,国六以上排放标准营运货车占比超25%。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推进内河水运“散改集”。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巩固国家绿色出行城市创建成果。探索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开展低碳枢纽建设,推动“四沿”美丽公路、美丽航道、绿道发展,努力提高低碳公路比例。(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衢通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13.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到2027年,基本形成现代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工程智慧建设管理系统使用率达到100%,高速公路优良率达到100%,国省道优良率超95%。推广“浙路品质”数字化应用,实现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重点农村公路和水运项目全覆盖。推广交通工程建管养运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工程实体关键质量指标合格率达到98%。开展沥青路面质量提升行动,实现普通国省道10年不大修、高速公路15年不大修。提升安全基础水平,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项目关键工点安全防护标准化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衢通集团、各县〔市、区〕政府)

(六)“四路八化”联建共创攻坚行动。

14.统筹推进“四路八化”工作。结合“四沿”美丽富裕干线路创建、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等工作,统筹推进道路建管养一体化,全面提升公路环境品质。建立联建共创推动机制,以全市普通国省道和重要农村公路为整治范围,以“序化、洁化、美化、绿化”为基础,“亮化、文化、功能化、品牌化”为拓展,分步有序推进公路环境整治提升,打造通衢主干路、穿镇畅安路、惠民共富路、山水美丽路。到2023年底,整治提升路段约1000公里,打造精品通道6条以上。(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七)省际合作创新攻坚行动。

15.推动三大联盟互惠互联。围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环境优化等领域不断发力,推动省际合作创新水平提升。加快推动通道类项目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省际“断头路”,争取在线位、时序、规划、标准等方面上做到协同推进、标准互通。加强行业管理和产业发展的跨区域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力争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跨区域新型产业集群。探索建立机场联盟、道路联盟、物流联盟等,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等互惠共享。谋划举办四省边际交通联盟论坛,积极推进深度交流与合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搭建市级部门协同、上下机构联动、周边省市互动的综合交通规划实施协调平台,充分发挥交通强市领导小组作用,加强配合、协同发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落实要素保障。统筹土地、资金等要素,全力保障各项重点项目实施。在新一轮土地规划调整中,充分考虑交通用地需求,优先保障交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省投资补助支持政策;整合上级交通建设补助资金、交通专项资金、市级财政资金等。

(三)强化考核评价。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加强重点项目督查督导,通过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和清单管理,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四)做好宣传引导。各责任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宣传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