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政策与政府引导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成都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等6个行动计划的通知

2023.07.12

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成都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成都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成都智造”品牌培育行动计划》《成都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行动计划》《成都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行动计划》《成都市支持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3月23日

 

成都市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

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行动计划,以需求为导向,围绕重点产业,强化资源整合,加强载体建设,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全面提升全市制造业科技创新能力。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2020年提升25%,培育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达100家,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3户、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70余户,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一、坚持需求导向,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一)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工业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支持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健全高成长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挖掘、培养、扶持机制。优化市、区(市)县两级人才服务协同保障,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引育,对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入选者,按政策给予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投促局、市市场监管局;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市重点监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达到10%以上的企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研发中心,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及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

二、围绕重点产业,提升集群创新能力

(四)推动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省分中心等建设,推进国家航空领域顶尖创新平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五)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实施产业补链强链科技专项行动,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强基计划”,面向产业未来发展、世界科技前沿,主动承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针对“卡脖子”“牵鼻子”技术及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诞生原创性成果,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

(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完善政府首购、订购创新产品制度,建立健全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容错免责机制。支持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产品市场化应用并给予补助。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按技术研发投入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

三、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七)推进“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鼓励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市场化运行的新型“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联合体,形成“核心主体+紧密合作层+对外辐射圈”一体化创新生态网络。持续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投”多维度发展,推进“政府搭台、企业出题、揭榜挂帅、成果共享”模式,以及“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研发先行、需求导向”中小企业创新体系,构建“多端成链、平台成制、快速起势”的创新格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投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八)完善市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创新策源+成果转化”的“1到N创新协同机制”,创新“一区多园”“飞地经济”建园模式,探索“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应用”“链主+配套企业”产业园区共建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九)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协同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建设成德、成眉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推动企业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投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四、加强载体建设,提升集约创新能力

(十)支持共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牵头建设行业内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孵化器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推动高校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探索推进科研设施共享“一站式”服务。重点支持院士、青年科学家、行业领军企业领衔建成的,且面向行业开放的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平台)。支持青白江区等区(市)县集中建设中试产业基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教育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一)支持高水平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省级高科技园区,鼓励以“园中园”形式,政企共建、企业自建专业特色鲜明、创新资源聚集的科技产业园区。支持综合性科创空间建设,建设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10个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围绕创新资源聚集地、产业聚集地,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率科创空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教育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成都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

实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行动计划,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发展模式加速转型升级。到2025年,五大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总量占制造业收入比重达到85%,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2%,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应上尽上”,建成100家智能化示范工厂、500个数字化示范车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9,高标准建成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较“十三五”末期下降10%以上,重点工业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一)推动产业体系高级化。围绕增强城市极核主干功能,突出发展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重点领域,全面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装备制造产业聚焦航空航天、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清洁能源装备等领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能级提升;医药健康产业加快推动高端要素聚集和产业协同联动;新型材料产业以技术驱动、场景驱动和需求驱动为核心,着力发展新型能源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绿色建材四大优势材料和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陶瓷材料四大特色材料;绿色食品产业坚持“品牌带动、创新驱动、集群联动、融合互动”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农副食品四大领域。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提升人工智能、抗体药物、功能食品、光伏产业、绿色氢能等领域市场竞争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量子通信、基因治疗、放射性药物、未来网络、新型储能、光芯片、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构建产业梯度清晰、竞争优势突出、动能转换有力的“支柱+新兴+未来”制造业新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积极发展高端产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目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智能终端、高端软件、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光伏产业、动力电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5年内有望形成增量突破的领域,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超高清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瞄准中长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方向,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通信、光芯片、元宇宙等创新型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加快发展产业高端。加快提升研发设计能力,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完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实施质量提升示范工程,提升质量标准水平,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壮大质量标杆企业群体。提升品牌经营效益,实施“成都造”名牌培育工程,鼓励支持商会协会组织重点行业重点品牌推广行动。加快制造端价值重塑,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通过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设备更新、工艺流程再造等举措提高生产效率,鼓励智能制造、共享制造、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变革。[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企业围绕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重点领域做大做强,持续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活动,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国省级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优化完善服务型制造评价体系、产品服务标准,加强服务标准化管理。加快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抢抓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机遇,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厚植数字文旅、数字音乐等数字文创产业发展优势,繁荣发展创意经济;围绕落实“双碳”目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聚焦打造链接产业上下游、供需端的行业共性平台和功能型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平台经济;以资源匹配最优、生产效率最高和经济价值最大为导向,健康发展共享经济。[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文广旅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二、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

(五)支持生产装备、关键环节数字化改造推广。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购置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数字化成套生产线等设备,或利用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业现场传统设备和主要生产线,实现工厂、车间、工序和工段数字化装备换代,提升生产装备数控化水平。大力推广低成本、轻量化、模块化、小而精的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建设应用CAD、CAE、ERP、MES、PLM等工业软件,促进数字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质量检测、物流营销等各环节中的应用,提升关键环节数字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六)支持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标杆示范。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标世界和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围绕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和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运用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装备、软件和控制系统,创新应用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柔性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加大对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全球“灯塔工厂”企业支持力度,打造一批行业标杆示范项目。[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七)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完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推动加快企业内外网改造,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灾备节点和一批二级节点,推动标识解析在重点产业领域率先形成规模应用。加大优秀平台招引和潜力平台的培育力度,加快工业APP向平台聚集,打造20个面向重点产业服务的特色型行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平台,鼓励围绕工业互联网核心软硬件、工业大数据系统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推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业务上云和平台化协同。推广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加强重点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监测,保障工业领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支持智慧园区建设,打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先导区,营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生态。[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八)深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制造业标杆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面向本行业或中小企业输出系统解决方案和智能化转型经验;支持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装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打造精准匹配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培育壮大50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支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评价,支持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资源池和方案推介对接机制,开展“云行天府”系列对接活动,开展工业互联网十佳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评选。[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九)支持生产方式绿色化升级。有序推进电能、天然气、氢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传统石化燃料,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用能结构。开展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绿色技术攻关,重点围绕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基础制造工艺,推广轻合金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焊接材料技术等重点绿色制造技术应用。强化节能监察,实现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大力实施新建和技改项目节能审查,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排污监测,推行重点用能企业免费节能诊断,推动重点行业节水改造,鼓励企业推行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加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支持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广泛实施工业产品绿色设计,围绕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健全绿色设计推行机制,构建绿色设计平台,完善标准采信机制。加快推进生产环节降污减排,督促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型材料、家具纺织等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核查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颗粒物、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鼓励重点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推动订单、产能、渠道等信息共享,加强绿色供应链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重点环节绿色供应链标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一)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载体建设。实施绿色园区创建工程,支持重点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园区,梯度培育市级绿色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绿色共享基础设施,推动废水集中治理、余热余压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和固废综合利用,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创建绿色工厂,梯度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培育库,实行评分制和晋升制相结合的动态培育机制,分层分级打造一批专业化绿色工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绿色工厂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扶持政策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二)支持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光伏、绿色氢能、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形成支撑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核心力量。光伏领域重点发展高效光伏电池、智能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设备及关键元器件;绿色氢能以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场景营造为切入点,加快构建氢能“制备—存储—运输—加注—应用”全产业链高端装备研发制造集群;动力电池以提升在蓉企业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导向,重点发展动力电池材料、电芯、模组等;节能环保以减污降碳为目标,围绕水处理、大气治理、土壤治理、固危废、资源回收利用五大方向,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关键材料、先进设备等。[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三)支持绿色金融赋能产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绿色领域和绿色企业的信贷投放,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强化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助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推动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绿色制造企业发行与可持续发展挂钩的各类创新债务融资工具。积极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核心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推广供应链票据,加大绿色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创新服务模式,推动对跨境绿色企业、绿色项目提供结算、汇兑、融资、现金管理等全流程服务。加强环境权益开发,促进环境资源要素化并推动要素流动,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水权等环境资源交易。[责任单位:市金融监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成都智造”品牌培育行动计划

实施“成都智造”品牌培育行动计划,提升“成都智造”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快推进成都产品向成都品牌转变,建设以先进制造为重要支撑的品牌之都。到2025年,“成都智造”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产业地标、知名企业、工业精品、名家名匠等代表性品牌加快集聚。到2035年,“成都智造”品牌矩阵基本成型,全球品牌价值凸显,有效支撑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成都智造”城市名片

(一)着力创新引领,提升品牌核心竞争能力。发挥创新型城市优势,抢抓高能级创新平台布局机遇,整合城市创新资源,紧扣国家重大专项和成都产业建圈强链,以技术创新引领品牌创新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基础材料攻关,加强专利布局和运用,突破新技术、形成新引领,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通过原始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支持重点企业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开展技术合作、产品合作、专利合作,通过集成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发挥制造业创新中心、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和多市场主体各自比较优势,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产业,通过协同创新增强品牌竞争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着力消费牵引,提升品牌策划运营能力。发挥消费型城市优势,以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建设城市品牌运营中心,实施专业化运营、矩阵式推广,把消费城市优势转化为品牌发展优势。培育本地品牌,引入专业品牌运营机构,设立线上、线下“成都品牌会客厅”,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品牌意识、加强品牌策划、加快品牌营销,增强“成都智造”品牌影响力。持续开展“成都造”万家工企促消费保增长云销百日攻坚活动暨“成都智造”一年一度全球发布大会。聚集国内外知名品牌,发挥成都消费理念前沿性、消费文化包容性、消费市场开放性优势,支持国际知名品牌在蓉设立运营机构,实施产品首发首秀;支持新锐品牌在蓉设立运营总部,发展首店经济,并逐步将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向成都聚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着力市场拓展,提升品牌价值增值能力。发挥超大型城市优势,依托庞大的市场规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和区域化、国际化的市场辐射,支持“成都智造”品牌立足成都、辐射区域、走向世界。支持企业市场拓展,在地方品牌向区域品牌、国际品牌迈进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产品多元发展,在单一品类向系列产品、跨界产品拓展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品牌文化建设,在产品认可向品牌文化认同转变中提升品牌价值;支持生产直连消费,在规模生产向规模化定制、个性化定制中提升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二、加快品牌建设,构建“成都智造”品牌矩阵

(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加快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竞争位势,积极推动无人机等一批优势产业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性产业集群。支持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在高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具有行业显示度和全球竞争力的特色园区品牌,打造一批近零碳排放园区、智慧园区、虚拟园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五)培育彰显城市特质的知名企业。支持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持续壮大有根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体,支持企业上规稳规、进阶升级,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工程,“一企一策”培育以“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为代表的领航企业群落,到2025年,力争制造业企业入选“世界500强”企业2家,培育千亿级企业5家、五百亿级企业5家、百亿级企业20家。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竞争优势突出、品牌影响力大、发展潜力强的隐形冠军,到2025年,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50家。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市场化开展上云需求分析、水平诊断、方案制定、云化改造等服务,实施上云成效星级评定,支持企业核心业务向云平台迁移,年新增上云企业2万家。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加强潜力企业专库管理、专业辅导、专案服务,支持上市企业再融资、发行创新融资产品,健全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年新增上市企业1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市金融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六)打造品质卓越、知名度高的工业产品品牌。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积极打造全球“灯塔工厂”。深化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企业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和质量追溯机制,加快推广首席质量官等制度。聚焦供需适配,大力发展高端芯片、智能终端、医美、国潮汉服、益生菌株等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绿色化产品品牌。到2025年,打造100个技术领先、性能优良、品质卓越、知名度高的工业产品品牌。[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七)培育具有行业感召力的名家名匠。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赋予“链主”企业等市场主体人才评审权,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加速聚集、高效配置。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家在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等方面不断提升,营造关注、重视、肯定和尊重企业家的氛围。深入实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瞄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培育具有工艺专长、掌握高超技能、具备创新能力的“成都工匠”,并支持参评“大国工匠”和“省级工匠”。巩固提升“成都工匠”全链条体系,不断提升“成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度。分批选派百名工业管理干部到发达城市、知名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工业管理干部建设。到2025年,培育选树1500名产业领军人才、500名卓越企业家、3000名“成都工匠”和5000名其他优秀人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各重点产业链牵头市级部门、市人社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总工会,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增强品牌意识,营造“成都智造”品牌发展环境

(八)做强品牌培育基础支撑。加快“成都智造”品牌孵化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成都智造”品牌孵化园、品牌智库、品牌学院、品牌孵化基金。大力培育品牌战略咨询、创意策划与设计、质量征信、形象塑造、营销推广、价值评估等专业机构。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技术支撑。支持行业协会、质量专业机构联合龙头企业研制先进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推动先进技术向标准化转化。[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金融监管局、市商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九)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开展“成都智造”品牌培育优秀企业、优秀案例评选,举办成都品牌荣耀盛典,培育和宣传品牌正能量。充分借助“中国品牌日”“全国质量月”等平台,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发布中国智造影响力指数,拓展“成都智造”品牌传播渠道,讲好“成都智造”品牌故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成都智造”元宇宙体验馆,传播“成都智造”文化。持续完善《成都市地方名优产品推荐目录》,加强名优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优秀成都制造企业制定品牌国际化战略。加快整合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准入、渠道运营管理、营销推广、跨境履约服务等资源,打造品牌出海一站式服务平台,助力“成都智造”品牌出海。[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营造更优品牌发展环境。营造品牌建设氛围,加强“成都智造”品牌文化建设,推动“成都智造”与天府文化双向赋能,增强“成都智造”品牌自信。支持培育一批首席品牌官、品牌经理,面向企业家、员工等开展多类型培训,使更多人懂品牌、用品牌。建立重点品牌保护工作机制,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服务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损害品牌价值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文广旅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成都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行动计划

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协同共建行动计划,加快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相对完整、安全可靠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薄弱缺”状况显著改善,打造20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显著增强,重点产品成渝地区配套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跨区(市)县、跨区域的产业协同机制加速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一、推动区域协同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推动成渝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成渝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合作内容走深走实。培育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轨道交通世界级产业集群和西部通航产业集群。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联动发展,共建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争取集成电路国家相关专项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涵盖面板、核心材料及零部件、基础装备、终端生产等环节的全产业链发展,共建新型显示产业国家重要极核;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打造成渝信创协同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共同争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汽车供应链本地化水平。联动发展航空装备、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等优势产业,创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口岸物流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促进省内干支联动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成都都市圈产业同城化,聚焦高端能源装备、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7大重点产业,编制完善“1+3+4”产业图谱体系,推动跨区域建圈强链;夯实成渝发展主轴、打造成德眉发展轴,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成眉高技术产业带、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产业协同、规划协同、布局协同,加快一体化发展,联动绵阳、眉山共同发展新型显示产业,引进玻璃基板、掩膜版、OLED材料、偏光片等共性配套项目,推动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等技术研发;联动雅安共同发展大数据产业,统筹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围绕推动成渝地区一轴两翼协同发展,联动宜宾、泸州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基地,推动白酒产业融合发展;联动南充、达州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基地、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基地,推动石化下游就地转化。联动攀西、川西北发展光伏、锂电、氢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构建“研销在成都、共建产业链、绿电齐共享”合作模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口岸物流办、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深化市域错位协同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全市“一盘棋”理念,构建“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机制,实施重点片区项目集群攻坚大会战,统筹产业发展和规划布局,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中心城区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检验检测、黄金珠宝深加工等现代都市工业,赋能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突出发展高端制造业,引领支撑汽车制造、航空装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等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城市新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形成产业科技创新策源;推广“研发+转化”协作模式,联动周边工业园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新型材料、绿色低碳、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郊区新城突出发展绿色制造业,因地制宜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食品、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低碳等产业,打造一批近零碳产业园区,采取“总部+基地”模式承接先进地区制造业转移,加强生态价值转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口岸物流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二、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四)加快重点产业建圈强链。聚焦优势产业锻长板,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引领性重大项目,培育壮大规模长板、技术长板、体系长板,加速融入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力争部分环节形成引领优势。围绕产业长板补短板,绘制产业链图谱,专业分析重点产品上下游协作关系,精准招引关键环节、核心部件、重点材料项目,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构建产业生态提能力,重点补齐技术平台、科学装置、数据中心等关键配套,建立“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增强产业体系竞争能力。[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投促局、市口岸物流办、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金融监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五)开展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聚焦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TH实验室等战略研发平台在蓉布局,创建工业云、工业信息安全、高端航空装备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建设。聚焦产业基础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等功能平台,推进产业园区特色化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应用示范平台,重点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平台、药物CDMO/CMO平台、轨交试验线、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聚焦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动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强化协同创新,推进高端芯片、航空装备、重大新药、基础材料、功能食品等领域共性技术联合攻关,鼓励承接国家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六)加快“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引育。加强“链主”企业培育,编制本土“链主”企业培育清单,“一企一策”推进构建稳定配套联合体,鼓励“链主”企业对产业空间进行统筹管理,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高质量现代产业链园区。加强“链主”企业招引,编制本地缺乏的“链主”企业拟招引清单,针对企业关键要素需求完善招引政策,开展重点项目靶向招引,打造成都造“拳头产品”。支持配套企业发展,实施“链主”企业供应商招商计划和短板产品临时储备计划,鼓励企业对标“链主”企业配套需求,加快同品类、同规格替代产品研发生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投促局,市科技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七)提升产业链区域配套水平。搭建成都都市圈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主配”牵手行动,定期举办供需对接活动,发布市内、省内和省外产业链协作机会清单,支持“链主”企业开放供应链体系,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建立市场化供需对接机制和合作平台。联合重庆市、省内市(州),探索制定产业链配套协作支持政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八)保障重点企业供应链稳定。围绕重点企业原材料及零部件保供、产品运输、市场开拓等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一企一专班”保障企业生产要素需求,推广应用共享原材料、共享员工等机制。实施“白名单”制度,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要产品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和风险清单,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开展重点产业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评估,针对短期难以替代的关键产品,引导龙头企业适当调高储备力度;针对可以实现国内替代的关键产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九)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发挥“链主”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鼓励研制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供应链数字化国家/行业标准,支持建设重点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深化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资源、产能资源集成整合和优化配置。加快组建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发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步伐,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十)推动资源协同优化配置。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积极配合省级部门探索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建设用地指标协同管理机制,积极参与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跨市域有偿流转,推动区域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市域内流转。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拓宽电力输入通道,建立成都与发电市(州)长期电力合作机制,发挥成阿、成甘等飞地园区使用留存电量优势,推动“高载电产业+清洁能源”联动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招引重点产业链“高精尖缺”人才,开展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合作培养,鼓励科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择业创业。加快要素市场建设,发挥环境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综合交易平台作用,推动碳排放权、用能权、知识产权有偿流转、高效利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公资交易中心、市人社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一)推动园区共建。支持跨区域建设飞地园区,深化成阿、成甘等园区合作,加快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协作研发基地、成都东部新区(凯州)飞地园区等合作平台建设,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共同组建管理公司等形式组建平台管理运营主体,推进公司化、市场化运营。支持重点产业链主要承载地与协同发展地联动,以“一区多园”等方式共建产业园区,以主要承载地为主导,联合协同发展地共同开展产业规划编制、园区建设、运营及招商,促进各级产业园区政策叠加、体制机制共建、服务体系共用,实现产业建圈强链工作精准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二)推动利益共创共享。支持开展区(市)县间合作,深化存量企业迁移“基数返还、增量分成”财税利益共享,落实区(市)县间新建合作项目财税利益共享机制,鼓励开展总部经济、园区共建、飞地经济、项目平台、招商引资异地流转等合作。创新统计方法,对区(市)县间合作项目,在统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各项指标由所在地政府统计部门按现行统计制度和口径进行统计、核算和发布;在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时,综合考虑合作区(市)县间权责关系和出资比例,以及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资源环境因素,对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经济指标进行协商确定。[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投促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成都现代都市工业发展行动计划

发挥中心城区聚集高端资源优势,支持全市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做强成都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产业支撑。到2025年,全市都市工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0亿元以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基本建成150个集约高效、功能复合的专业楼宇,60个文化底蕴厚重、产业标识鲜明的特色街巷,打造20个主业突出、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成为全国都市工业发展重要城市。

一、支持都市工业特色化发展

支持发展总部型、创新型、微加工型都市工业。总部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创新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服装服饰、家居用品、黄金珠宝等时尚产业,工业设计、游戏动漫、网络视听等软件服务业,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信息产业。微加工型都市工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等绿色制造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支持都市工业专业化推进

编制都市工业产业地图,引导企业按产业类型、功能类别在相应区域聚集。支持四川天府新区重点发展科技研发、总部商务、数字文创、先进计算等;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发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装备、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等;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高端软件、手机游戏、人工智能、信创研制、信息安全、精密制造等;锦江区重点发展时尚产业、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青羊区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工业软件、智能传感器等;金牛区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卫星互联网、无人机等;武侯区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定制等;成华区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工业设计等。鼓励支持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市)县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发展差异化特色化都市工业。[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三、支持都市工业系统化承载

建立以专业楼宇为支撑“点”、特色街巷为连接“线”、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为引领“面”的都市工业承载体系。支持专业楼宇建设,完善都市工业综合体建筑规范,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推动“工业上楼”;实施差异化地价,鼓励企业物业自持;实施“一楼一主业”,鼓励特色化招商、专业化运营,加快AI创新中心、微电子产业楼宇、机器人研制中心等楼宇创新实践。支持特色街巷建设,立足产业基础、突出文化特色,实施统筹规划、连片开发、专业运营,促进关联市场主体聚集,形成区域特色,重点加快池上锦汉服街区、梨花珠宝街区、医美特色街区等街区建设。支持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建设,按照以生产空间为主体、生活空间为配套、生态功能为支撑的“微城市”空间结构要求,打造一批标志性都市工业产业社区,支持独角兽岛、未来医学城、成都天府软件园、白鹭湾科技生态园、航空科技产业社区、国际创新设计功能区、智慧交通人工智能产业园、悦湖高端新材料产业社区、龙潭新经济产业社区等加快建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卫健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四、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精准赋能

赋能电子信息,建设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完善集成电路封装中试、可靠性试验、电子自动化设计/IP核共享平台。赋能高端装备,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四川省无人机产业创新中心,引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认证平台、氢能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打造国产民机维修基地、轨道交通维保基地。赋能生物医药,发展合同研发(CRO)、药品委托生产(CMO)、合同定制加工(CDMO)服务,建设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都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赋能新型材料,建设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四川区域中心)、青白江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赋能绿色食品,持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做强食品营养与功效评价技术平台,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结算中心。赋能新兴产业,建强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赋能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城市场景机会清单+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场景示范工程”全周期孵化体系。[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口岸物流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五、支持企业引进培育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育领军企业、领军团队,强化制度招商、开放引商和服务亲商,促进高能级企业集聚发展,建设总部成都,支持国际型企业在蓉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总部,对新引进企业总部、新迁入的都市工业上市企业给予奖励。降低企业初始用地成本,对租赁综合楼宇、多层标准厂房的企业给予租金支持。鼓励区(市)县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对企业购买、租赁标准厂房、商业楼宇给予资金支持。支持企业能级提升,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对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中国企业500强”和“民营企业500强”“制造业500强”的制造业企业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六、支持平台载体建设运营

推动城区产业转型、功能升级和城市更新,加强都市工业载体建设,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完善产业配套服务,对纳入重点创新实践的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特色街巷、专业楼宇,按公共配套设施实际投入给予补助。鼓励专业化运营机构参与创新实践,引导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加大资源整合,提升企业孵化产业化、企业服务专业化水平,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在招商推广、形象建设、场景营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培育都市工业创新创业载体,引导企业开放场景应用、共享生产要素、搭建共性技术平台,对新获批的市级及以上孵化器、加速器给予奖励。鼓励具有明显公共属性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技术平台等加快发展。鼓励行业链主企业、知名品牌落地成都,举办行业品牌奖、品牌展示会等重大活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国资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七、支持土地集约利用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支持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存量房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继续实行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深入探索推动产业空间立体开发利用,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新增工业厂房或增加原厂房层数,对新增的工业厂房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全面盘活城市低效用地,在符合规划和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经属地政府批准并报产业部门备案,鼓励利用老旧厂房及其他非住宅性空闲房屋用于从事众创空间、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符合条件的自有存量土地、用于发展服务业(含总部经济)的商服用地,根据不同自持比例按“双评估”价差差异化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完善国有建设用地多种用途混合利用制度,积极推进混合用地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文广旅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八、支持人才优先发展

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养引进用好高水平人才,加强都市工业领军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加强人才安居服务,围绕重点产业链和用人主体需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促进人才资源与产业建圈强链高效协同,按政策对入选人才给予资金资助以及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交流培训等配套服务。构筑公园城市人才价值生态,对在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给予奖励,吸引和集聚广大人才参与城市共建共享。纵深推进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落实重点企业培育扶持计划。[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九、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支持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和郊区新城以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为纽带,建立“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协作模式。探索实施跨区域利益分享,鼓励都市工业企业在市内异地建设生产制造基地,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在城市中心区域设立总部、研发、管理、运营机构和高端制造基地。[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市财政局,有关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十、加强统计考核和发展研究

构建以产业分类、产出强度、税收贡献、能耗水平、环境保护等为核心指标的都市工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完善目标督导机制、考核监督体系,增强发展动力。支持市级有关部门按规定报批设立都市工业研究机构,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建立都市工业研究智库,加强与国内外顶级智库的交流合作,开展具有成都特色的都市工业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政策等方面研究,完善成都都市工业高能级发展路径。[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

 

成都市支持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行动计划

实施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提能升级行动计划,优化工业空间结构,加快工业园区产业升级、功能升级、效益升级、服务升级,构建成都制造着眼全球竞争、面向未来发展的战略承载。到2025年,全市工业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力争达到25%;全市园内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营收65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30万元以上,分别比2020年提高60%、50%。

一、加快空间结构升级,推动多点分散布局向圈链协同联动转变

(一)科学布局工业空间。坚持增量拓展、存量提质两端发力,科学编制工业空间布局规划,明确新增工业用地规模,优化存量工业用地结构,形成“四带多片”工业空间结构。在年度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时,工业用地供应不低于30%,探索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发展工业多元模式。优化调整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加强园外存量用地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工业园区紧邻区域成板块的工业用地直接纳入园区范围管理;不相邻的成板块工业用地和城镇开发边界外的现状成片区域,纳入工业园区按“一园多片”管理。[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第一个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线,实施分级保护、闭环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内的现状工业园区、基础较好的连片工业用地划为工业红线区予以严格保护,红线区内工业用地原则上不得调整为非工业用途。城镇开发边界内的零散现状工业用地、城镇弹性建设区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划为工业蓝线区,在2035年前予以保留,支持企业提能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未纳入工业园区且在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现状工业用地进行分类处置,经认定近期可以保留的,在符合区域环保和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允许在原有用地上新改扩建;不具备新上工业项目条件的,采取复耕复垦、用地置换等方式,引导用地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确保工业用地总规模原则上不减少。[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生态环境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二)加强工业空间协同。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明确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轨道交通、创新药等优势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原则,明确相关工业园区功能分工和空间规模,提升产业协作协同水平。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支持有关区(市)县沿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开展园区共建、资源共享合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市统计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

二、加快园区产业升级,推动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

(三)加快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围绕全市现代制造业体系发展和城市核心功能强化,支持不同类型园区根据自身定位,加强资源高效配置,做大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新药、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信创、绿色低碳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和特色优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支持各园区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等补链强链,落地一批标志性高能级项目,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

(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传统家居等产业,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加快生产服务融合发展,推动企业从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造纸、家具、铸造、人造板、砖瓦、印染、电镀等生产制造行业为重点,加强存量项目管理、核实在建项目、严控新建项目,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存量产能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应急局,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

三、加快园区功能升级,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元复合功能转变

(五)增强支撑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复合型功能。坚持生产牵引,聚焦主导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需求,以园区为载体,编制生产配套清单,完善生产服务功能配套,推进科技、金融、流通、信息等生产性服务集群化发展。发挥园区科创空间作用,做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公共平台,推动平台功能共建共享,引导产业上下游、产品全链条机构和企业落地,加快实现功能集成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商务局,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

(六)增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社区型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按照“产城一体、功能复合、配套完善、舒适宜居”理念,加快建设集人文景观、居住消费、生态体验、生产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社区。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重点加强产业社区物理空间设计、居住舒适度打造、生活氛围感营造,规划建设多功能、复合化的组群式楼宇,打造可参与、可进入的生态景观,聚焦产业人群生活需求,构建品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相对独立、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微城市”空间结构。推进生产场景、生活场景、生态场景叠加,形成各类场景交互融合的复合空间。(责任单位:市委社治委、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住建局、市体育局)

四、加快园区效益升级,推动低密度厂区向集约型综合体转变

(七)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推行园区新型供地模式,确保2023年底前,园区全面实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提升园区用地经济密度,开展“亩产论英雄”评价,对新出让工业用地明确亩均投资、亩均营收、亩均税收等效益指标,组织工业项目达产/到期考核及复核工作。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支持“工业上楼”,加大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力度,鼓励购买使用标准厂房;工业用地容积率绕城高速以内一般不低于20、不大于40,绕城高速以外一般不低于12、不大于30,使用特殊工艺的工业用地经经信部门认定后,容积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发改委、市投促局、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市应急局,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八)实施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再开发。开展低效闲置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对涉嫌构成闲置的工业用地,严格按照《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3号)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置。对已动工建设但未构成闲置的低效工业用地,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供应的,支持通过扩建续建生产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发展新型产业、整体或分割转让、收购收储等方式进行处置。[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

五、加快园区服务升级,推动传统要素服务向新兴增值服务转变

(九)加快建设智慧园区。支持智慧园区建设,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优化提升园区建设、运营与服务水平,实现基础设施信息化、运营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便利化、组织保障规范化、产业发展数字化。支持发展成熟的工业园区搭建园区智能中枢平台,实现对园区的一张图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分析、综合治理和联动指挥。支持工业园区结合主导产业定位,推进一体化产业地图建设,构建企业精准画像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

(十)加快建设价值园区。打造“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链+创新平台+产业资金+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社区”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价值园区,形成“立体生长”模式,促进园区由单纯物理空间平台转化为价值创造平台。支持园区培育由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协会联盟、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组成的集群服务组织,建立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流程的产业服务体系,强化资源链接与服务供应。培育引入专业园区运营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生态环境局、市金融监管局,各产业功能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