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观点

《中国金融》:转型金融工具的关键绩效指标

2023.08.21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马骏等


区别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主要是为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在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金融系统因“资产搁浅”而产生的转型风险。全球主要经济体非常重视转型金融,在基础制度建设和金融实践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G20确定的转型金融框架将全面加速转型金融工作


碳中和背景下,转型金融不仅成为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市场主体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议题,也成为高碳行业转型升级乃至整体经济结构优化的“稳定器”。

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下,即使某些高碳企业有转型意愿和可行的转型计划,也很难获得转型所需的资金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20成员逐步达成了一项共识,即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投融资框架,促进高碳行业和企业设定可行与可信的减排目标及实现路径,动员和鼓励金融资本支持高碳行业和企业实施低碳化转型,从而促进实现《巴黎协定》所提出的气候目标。在此背景下,历时10个月,由中国和美国共同主持的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起草并完善了《G20转型金融框架》,2022年11月该框架得到G20领导人峰会的批准并被正式发布,其重大意义在于,通过建立全球统一的转型金融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全球转型金融的发展方向,提升了转型活动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为提高不同国家转型金融市场规则之间的兼容性和促进跨境交易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相关主体在落实净零目标的实践中实现高质量转型。

《G20转型金融框架》将指引G20各成员监管部门编制各自的转型金融政策和框架。从这一框架的五大支柱和22项原则可以看出,转型金融的主要特点如下。首先,转型金融的支持对象广泛。转型金融可以被应用于高碳行业,比绿色金融的支持范围更广,转型金融支持对象包括确定了明确减碳目标和实施路径的转型主体,其中明确的减碳目标应与《巴黎协定》或国家碳中和目标保持一致。其次,转型金融工具设计具有创新性。转型金融工具与绿色金融工具的区别在于,转型金融工具设计基于动态技术路径标准,例如,燃煤发电企业实施低碳转型,需要把减碳效果作为贷后评价的关键指标,同时资金成本要与转型效果挂钩,而传统的绿色金融工具很少采用这种做法。最后,转型活动和转型投资的信息披露更为复杂,转型活动应符合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三个原则。可衡量是指转型企业提出的转型目标必须是具体、可量化的,不能空洞抽象,更不能似是而非;可报告是指转型企业需要对转型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转型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披露与报告,避免出现“假转型”风险;可核查是指转型企业的转型情况要经过第三方机构核查与验证,尤其是在转型目标较为复杂的情形下,这样有助于确保转型目标顺利实现。


转型金融工具的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是转型金融的重要内容


目前绿色金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叠加转型金融的“增值服务”,通过转型金融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激发金融机构内生活力,盘活转型金融数百万亿元级存量市场。在转型金融制度创新层面,监管部门需要研究出台支持高碳企业转型的指导意见,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转型金融实践,科学构建高碳行业转型的行业准入、授信审批等机制,建立与转型目标挂钩的金融创新机制,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服务。在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层面,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转型主体需求特点,在信贷、债券、保险等诸多领域设计相应的产品与服务。具体而言,目前转型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类贷款是指将贷款条件与可持续绩效目标挂钩,其资金用途较为广泛,不局限于特定绿色项目)、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该类债券是指将债券发行条款与发行人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挂钩的债务融资工具,是一种公开市场产品),等等。转型金融工具以低碳转型为目标,灵活性强,有效加大了对传统行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有助于满足传统行业低碳转型的资金需求。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创新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转型金融工具,以支持高碳行业绿色转型。

转型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不仅是由于众多急需转型企业存在大量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因为转型金融工具创新设计了以低碳转型为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这种结果导向的金融工具有助于简化传统贷款的授信条件和审批流程,提升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其中,KPI是可持续发展业绩指标,SPT是对KPI的量化评估目标,KPI的设计是转型金融工具的基础和关键。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只是体现形式不同。转型金融工具的KPI设计有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形成明晰的转型目标与实现路径。KPI和SPT的组合设计不仅有助于准确评估转型工作进展、成效和不足,也有利于提高转型资金的使用效率。

转型金融工具的KPI需要有严格的追踪和验证机制,同时需要有公信力且易于评估和追踪,这就对KPI的选择和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首先,遴选能准确反映低碳转型成效的KPI,这是转型金融工具设计的难点;其次,在遴选出合适的指标后,不仅需要准确科学细化指标值的设定、具体核算方法等,还需要明确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最后,企业与金融机构能顺利开展KPI量化评估,这其中涉及两者在理念、具体操作等方面的磨合。


电力行业转型现状与转型金融工具的KPI设计


当前全球能源体系深刻变革,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中国立足自身的能源资源禀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电力行业持续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在电力生产侧,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快速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在“三北”地区全面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在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开发,清洁能源将实现跨越式发展,清洁能源发电装机也实现翻倍增长;在电力消费侧,将通过电能替代实现高度电气化,推进清洁能源的终端消费化和消费端的清洁低碳化。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进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能源电力安全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进程要平衡考虑各方面因素,确保转型过程不影响经济和民生。

电力企业转型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本质是走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评估电力行业低碳转型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等,笔者在设计KPI时运用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提出的DFSR模型,在电力行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构建了包含低碳转型目标、现状、路径的逻辑框架,并结合现阶段低碳转型特点,采用德尔菲法,请电力主管部门相关人员、电力企业高管、从事电力行业转型研究的专家对选取的指标进行打分,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总结提炼出三个方面22项低碳转型评价指标。其中,低碳转型的驱动力(Driving Force)方面主要包括经济指标(资产、营业收入、纳税、装机、发电量等)、社会指标(员工人数、安全生产)、环境指标(碳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等10项具体指标;状态(State)方面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燃煤量、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供电煤耗等7项具体指标;响应(Response)方面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装机投资、节能投资、环保投资、碳排放权履约率等5项具体指标。接下来,笔者运用分层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指标权重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向量,通过各权重向量的归一化处理与最大特征根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确定指标权重等,由此计算得出,可再生能源装机投资、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权履约率是权重排名前三的主要指标。

上述KPI是结合中国电力行业整体转型目标、现状、主要路径而设计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的金融业务中,KPI是针对企业设计的,可以根据上述逻辑框架和方法,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进行设计。需要注意的是,在KPI的设计过程中,每个行业有自己的关键指标,相同行业由于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关键指标也会不同,同时,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显著变化,因此,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并考虑具体的企业现状,构建具有核心作用的SPT。


KPI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确定科学合理的KPI是转型金融工具设计的关键环节。KPI对评估企业转型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设计不合理,就无法有效支持企业落实转型目标,甚至会把企业带到错误的方向;同时,KPI需要与SPT密切结合,如果SPT不适应企业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脱离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也会使企业的转型工作无法顺利推进。

KPI设计没有固定模式。不同的企业、相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转型目标,所设计的KPI也会不同。从整体来看,一个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标准:指标能准确反映企业转型目标;指标能够被量化;指标能够发挥良好的激励作用,但并非越多越好。

KPI应注重协商性、支持性和过程管理。从企业战略、年度目标、管理流程角度出发,首先应确定企业级KPI,然后将企业目标分解为具体执行单位目标并据此提炼执行单位KPI。同时,企业要在与提供金融支持的金融机构充分交流、协商后,以签署正式合同的形式对KPI加以确认。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双方要明确KPI的具体标准以及体现方式,并对其实施动态监测。当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适时调整KPI。此外,要重视日常业绩管理数据的收集、分析,强调对KPI的全程跟踪。

KPI的实施应坚持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的原则。KPI的实施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过程,因此,在设计和应用中,应立足实际、循序渐进、把握重点。首先,要抓住关键因素;其次,不拘泥于形式,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指标体系。以电力行业为例,处于碳达峰阶段时,企业的营业收入、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等指标的权重较大;在完成碳达峰进入碳中和的过程中,碳排放强度、碳排放权履约率等将成为权重较大的指标。

《G20转型金融框架》系统地提出了金融支持高碳企业低碳转型的五大支柱和22项原则,为转型金融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借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会与不同的产业主管部门深入沟通,研究并出台转型金融界定标准和相关披露要求,为转型金融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出台适用于当地转型金融发展的地方政策。大型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经验和基础数据积累、行业客户触达方面有其他机构难以比拟的优势,可以编制服务于自身业务的转型金融工具指引。地方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的实践可以为未来出台全国的规范性标准提供实践基础。

在具体实践中,金融机构应基于行业技术路径进行前瞻性的预判,通过KPI和SPT的有效组合,将风险关口前移,有效避免转型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同时,KPI和SPT的有效组合还可以帮助金融机构从转型视角对资产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转型风险进行精准度量、定价,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价值发现作用,有效激发煤炭、钢铁、水泥等高碳行业转型的内生动力,从而促进实体经济低碳转型。

 (责任编辑 张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