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绿色项目库和绿色金融融资平台

湖州市成功上线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

2022.11.23

发布时间:2021-09-03 09:37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双碳”目标是当前我国一项系统性、历史性变革。在日前举行的浙江省第二届企业码场景应用创新大赛决赛上,我市“碳效码+企业码”双码融合应用建设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成为我市推进绿色智造新的矩阵。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大场景,针对精准测碳、综合评碳、科学降碳、政策助碳等瓶颈问题,成功探索“碳效码+企业码”多跨场景,成功上线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全国首创工业“碳效码”标识,全省首推“碳效贷”, 全省首发工业“碳效码”管理办法,初步形成多维、立体、系统的“双碳”改革综合效应。

目前湖州市也已获批浙江省工业碳效智能对标(碳效码)试点市。我市工业领域在绿色发展上的成功探索,展示了工业“双碳”的绿色解码。

一“码”当先  探索“双碳”新路径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绿色智造是湖州的一张金名片。随着 “双碳”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市针对工业企业碳排放底数不清、数据分散和缺乏精准评价等问题,全力探索新模式、新场景,加快工业领域碳效改革。

如今我市在全国首创“碳效码”标识,开发建立“碳效码”“碳效指数”两个数据模型,协同经信、统计、电力等部门,以接口方式打通政企数据,完成7.8万用户税电数据核查,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企业各种能源品类碳排放量与增加值数据自动匹配。

“通过辩证认识‘双碳’改革中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关系,我市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拆解到最小颗粒度,找准电、气、煤、油、热等30余项能耗和增加值数据,建立数据、政策、评价、服务4个体系和‘碳效码’‘碳效指数’2张清单。”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今年3月我市上线全国首个工业碳平台,依托该平台系统拆解了企业碳排放“测、评、用、治”等环节,夯实精准测碳、科学降碳基础。目前碳平台打通了国网新能源云平台、绿色金融服务平台、湖州数字经信等,实现对电力、绿色金融服务、规上企业等数据互通共享,还与省、各地市能源、金融、电力等平台数据互通,实现多跨协同。

目前全市已建立五级碳效等级,不仅能科学反映企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在该行业中的排序,还能促使企业有效压减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提升碳效水平。市经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不同碳效等级企业,我市将提供相应的金融信贷支持,定制专属“能效账单”,提供专属能效服务,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改造。

目前全市已完成2019至2021年全量数据追溯,完整动态呈现行业、企业碳排放量变化,并成功实现规上企业全域全行业碳排放量化评价。为打造一批试点模式,我市已贯通碳—能—电产业链条,打破能源行业数据壁垒,建设工业碳平台,设置区县、行业、企业视角模块,开发个性化综合应用场景,全景展示“碳排指数”等监测信息,实现“一屏掌控”。

“双码”互融  加快低碳“变现率”

“只要在‘企业码’湖州专区开通‘工业碳效码’场景,我们企业的碳排放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大家一定要重视,要细化各个技术环节,做好节能减排。” 日前,位于南浔区石淙镇的湖州菱湖东方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里,董事长顾明珠正在跟管理层开会普及碳效查询的相关内容。在他看来,国家重视“双碳”,做企业的要跟上形势,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升级,建设绿色工厂。

作为全省工业碳效智能对标(碳效码)试点市,如今越来越多的湖州企业开始重视“双碳”。 借助企业码平台的优势,我市在全省率先上线“碳效码+企业码”的融合模式,在“企业码”湖州专区开通“工业碳效码”场景,企业碳效一键查询便“一码了然”。目前,全市381个行业3700家规上企业完成在线领码,实现规上企业赋码全覆盖,并可实现季度动态更新,形成企业“碳足迹”。

为打造一批综合评碳的试点,我市依托“双码”融合的作用,加大了行业减碳、降排典型技术和方案推广力度,组织开展节能诊断服务,推动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升能效、碳效水平,引导以低碳、零碳为目标,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今年以来已开展64家企业的节能诊断服务。

聚焦重点碳排放企业,我市还加大试点行业绿色技改项目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化、信息数字化和智能自动化等融合实施,通过碳效对标,已推动72项绿色化技术改造。“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企业来说是缺乏专业知识和落实基础的,如今有了‘双码’平台,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针对性,完成‘双碳’指标也就有了路径。”市经信局负责人说。

以全面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我市还将碳效评价结果纳入“亩均论英雄”指标体系并适度加大权重。特别是将碳效评价结果纳入“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和“绿色低碳园区建设培育”管理评价体系,已成功由“能评”为主转为“能、碳”综评,应用于3414家绿色工厂。

“码”力十足  提升绿色含金量

“真没想到,我们能凭借‘工业碳效码’在银行拿到贷款,不仅能信用贷款,利率还低。”日前,长兴一家汽车部件制造企业以优惠利率获得贷款100万元,尝到了建行“碳中和优惠贷”带来的甜头,这笔贷款也是全国建行系统内首创。

随着“双码”融合不断深入,我市在金融、要素资源、节能减排等领域形成了相应系列配套机制,持续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快速反应链,助推工业绿色发展的成色也不断提高。

在金融领域,我市通过推进“碳效码”评价结果与融资服务相结合,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加强对绿色低碳重点工程、企业降碳减排项目和低碳企业发展信贷支持力度。

在德清县,聚焦绿色金融支持 “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基于单个项目生态价值核算结果的GEP绿色金融贷,通过科学量化评估项目生态效益,以项目生态价值为重要授信参考依据,为项目主体提供绿色金融增信支持,将无形的生态信用转化为群众和企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价值,以生态信用实现生态价值,上线一个月就成功发放115笔,金额达1.02亿元。

在长兴县,通过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开放试验区建设,创新阶梯式“碳效贷”产品,强化政策激励和服务对接,促进金融与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发展。截至6月底,该县绿色信贷余额327.34亿元,发行绿色贴标债券35.5亿元。

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制定《湖州市工业“碳效码”管理办法(试行)》,将碳效评价结果与“能源双控”、节能监察相结合,加大对重点高碳企业监管,强化节能、环保、土地等指标约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坚决淘汰一批落后及过剩产能,整治提升一批“低散乱”企业,不断提升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全市制造业高效、清洁、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全市共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59家,完成696家“低散乱”企业(作坊)整治。

依托“碳效码+企业码”带来的数据支持,我市还积极创建碳账户、碳画像,构建碳排放分析,推动“高碳低效”企业节能改造,探索将碳效评价结果与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分配有机结合,引导企业开展碳排放交易工作。截至目前,已接入17家全国碳市场交易企业碳账户信息、173家重点控制企业碳账户信息。

(资料来源:工业“双碳”的绿色解码 (huzho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