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气候风险监控与管理

邮储银行“金睛”信用及气候风险监控系统

2023.03.14

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开发了“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1],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筑分层管理、逐级报告的信用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实现环境与气候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早化解。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通过“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推动457家企业客户对能耗数据进行持续的季度披露;四百余家试点企业在银行的引导和激励下,陆续通过“金睛”系统积极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公开披露环境情况和合规现状,其中有266家企业完成了气候与环境信用披露的全部流程。

具体应用:邮储银行“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蔚蓝地图环境数据库进行交互,建立了全量客户环境与气候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客户的环保数据、互联网舆情、电网电力数据、司法诉讼以及行政处罚等,实施客户精准风险画像,促进解决客户环境与气候数据分布碎片化、收集困难、来源有限、无反馈和披露渠道的难题。该系统依托动态实时监控的环境与气候风险跟踪评价模式,实现对客户环境与气候风险的动态监测评估以及可视化、可量化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的形式对银行授信企业进行环境信用评估与监测,量化识别因环境因素导致的信贷风险,从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社会监督等角度对企业的环境表现开展实时动态评估。按照评价方法建模,以蔚蓝地图数据库中收录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为基础,结合企业所处地区信息公开水平、企业信息披露水平等进行动态化计分,实时动态更新,通过量化模型计算得出企业环境绩效分数。

一方面,邮储银行将企业环境气候数据接入“金睛”信用风险监控系统,形成气候与环境风险数据仓库和企业环境知识图谱,运用“邮储大脑”、数据创新实验室等技术和平台,研发气候与环境风险预警模型和规则,将客户气候与环境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红色、黄色和蓝色预警。另一方面,将环境气候风险预警信息通过微信、手机等方式,实时推送给客户经理、审查审批、贷后管理等人员,协助信贷管理人员形成对贷款企业7X24小时的实时动态监控。客户经理通过大数据平台与贷款企业进行信息联动,积极督促企业完成信息披露和环境问题整改,及时获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度和成果。“金睛”系统的投入使用大幅度减少检索、追踪和确认工作的人力消耗,快速高效识别企业的环境气候信用风险,提升环境气候风险管理质效。最终高效满足信贷管理人员及时查询和持续监控借贷企业环境表现的需求,并赋能贷款企业对自身环境绩效进行管理,指导企业及时披露、反馈有效的环境信息。



[1]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大数据在环境气候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greenfinanc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