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2022年及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明确了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
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国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2023年,我国应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本文将从促进小微企业绿色化发展角度入手,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点路径。
推进制造业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
在经历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后,报告为2023年的经济工作定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全球经济进入增长放缓的新阶段,我国的产业体系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多重压力,需要着力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尤其是欧盟将在今年10月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即所谓的碳关税,这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绿色转型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绿色普惠金融支持产业链上小微企业绿色化转型,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绿色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双循环”之下,推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也要求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能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例如根据欧盟“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指一套修订和更新欧盟立法并实施新举措的提案,旨在确保实现到2030年将欧盟排放量至少减少55%的欧盟气候目标)的一项协议,欧盟将设立一个价值867亿欧元的社会气候基金,帮助低收入家庭及小微企业适应上涨的碳排放成本。该基金将使低收入家庭和小微企业受益,因为他们特别容易受到碳中和过程的负面影响,支持小微企业绿色转型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通过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扩大绿色消费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报告也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报告指出,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面对需求不足甚至出现收缩的现状,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帮扶旅游业发展,是推动消费尽快恢复的重要途径。
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都属于商贸流通行业,其中大量小微企业(小超市、快递网点等)如毛细血管般连接城乡居民的消费生活,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大循环中属于重中之重。推动商贸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绿色创新和转型,将有助于带动上游供应商和服务商生产领域绿色化改造,同时可以引导下游企业、商户和居民自觉开展绿色采购,激发全社会生产和消费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内生动力,有力促进绿色消费。
从旅游业角度来说,推动旅游业小微企业绿色化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旅游服务体系,把生态教育、环境保护与各类生态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构建文旅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路径
我们认为,未来绿色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化发展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小微企业的分行业绿色评价标准体系,减少小微企业“洗绿”或“假转型”风险,降低小微企业获得绿色转型资金的成本和难度,引导制造业产业链及消费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二是建议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为切入点。对于制造业,建议关注东南沿海地区,如江浙地区拥有小微企业较为集中且相对优质的产业链,其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居全国前列,具有较为先进的产业技术及良好的金融发展基础,适合率先开展绿色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化发展试点。对于商贸流通业,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领域小微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抓手,推动上中下游各主体、产供销各环节的全生命周期转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旅游业为支点,利用绿色资金支持旅游业小微企业绿色转型,创新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带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绿色发展。
作者:北京绿金院 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