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7 11:30:0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大厅的一角摆放着桌椅,墙上贴着的“绿色支行”标志格外醒目,旁边则是绿色树木壁画,这里就是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支行的营业大厅,感觉很清爽舒适。“被授予绿色支行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绿色金融‘六单’机制,将绿色信贷作为绿色支行品牌业务,更好地服务昌吉州经济发展。”该行副行长徐剑说。
类似这样的绿色支行,正是新疆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举措之一。来自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三地试验区共有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柜台)59家、非银行业绿色专营机构10家,实现了试验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专营机构全覆盖。
绿色专营机构的建立理顺了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体制机制,也调动了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积极性。4年来,新疆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多种信贷产品。
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就是产品创新的积极践行者,该行在全国建行系统落地第一单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到目前已为某企业累计投放3笔合计1亿元贷款。“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因可再生能源补贴到位不及时造成的经营周转资金困难问题。”建设银行新疆区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冯海涛说。
特别是昌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累计创新推出60种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模式。“我们有6个典型案例已在全国推广,其中,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小额农户贷款管理系统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上进行了交流。”人民银行昌吉州中心支行行长张毅说。
以金融产品创新为抓手,新疆金融机构将信贷资金向绿色产业、绿色行业聚集。截至今年6月末,新疆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2530.8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5%,同比增长18.15%。其中,三地试验区绿色信贷余额501.36亿元,占三地总信贷余额的18.67%。
除了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产业基金的融资撬动作用也愈加明显。2016年至今年6月末,新疆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50亿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19.2亿元。昌吉州共设立5只绿色产业基金,总规模77.63亿元,实际使用金额已达89%。
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保险产品也在推陈出新。克拉玛依市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创新推出石油石化环境污染责任险和区域性污染防控环境责任险,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资料来源:【第一观察】绿色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 中国昌吉网 (cjxw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