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研究活动-回顾

2023年绿金委年会“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平行论坛

2023.09.1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前,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已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6月,全国人大决定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这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的又一次有力举措。

2023年9月17日,“2023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在京顺利召开。在年会上午的成果发布环节,北京绿金院牵头的“绿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发布11项最新进展与成果,覆盖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标准制定、风险识别与管理、产品与模式创新、信息披露、国际合作等议题。


微信图片_20231011162503.jpg

“绿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成果发布

图片来源:北京绿金院


年会的下午分设八个平行论坛,其中“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邀请了来自政策、金融、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者,他们分享了各自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生物多样性金融、蓝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论坛.jpg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

图片来源:北京绿金院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首席科学家於方表示,GEP核算是对生态系统所创造出来的生态产品价值(即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旅游服务)进行核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产品、生态系统密不可分。在环境规划院牵头开展的中国工程院、云南工程院院地合作重点项目《云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与碳汇经济发展战略咨询研究》中,通过综合考虑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等,实现了对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核算。此项研究成果为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提供的惠益提供了有力证据,但仍需要利用绿色金融工具将其价值在投融资活动中反映出来。同时,於方还建议构建社会资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激励机制,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信用清单,对其投资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她表示,未来一些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把信用评价结果和社会资本的抵押贷款挂钩,从而解决目前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当中所谓的抵押难的问题。

 

大自然保护协会(美国)中国主任朱达从以下两个方面总结了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的工作:一是政策研究层面,TNC与保尔森基金会、康奈尔大学联合发布了《为自然融资:填补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Financing Nature: Closing the Biodiversity Financing Gap),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关于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的讨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二是金融产品层面,TNC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和墨西哥等地开展了绿色债券、债务换自然等方面的诸多创新研究和试点。同时,朱达强调了TNC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四个关键指标:一是生态的代表性,二是有效管理,三是资金机制的可持续性,四是社会和社区的普惠机制。

 

烟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磊表示,烟台作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围绕“以蓝领绿、蓝绿融合”的绿色金融改革思路,在蓝色金融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进行了诸多实践:一是长岛正在建设第一个国家级海洋公园,旨在实现生态和生物群落的恢复;二是按照“保护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和“金融+生态修复+碳汇”的模式解决资金通道问题,例如“固藻集鱼”模式的海底造林项目,该项目不仅促进了生物多样性恢复,还通过对固碳含量的科学计量推出了全国首笔海藻床/海藻场的碳汇贷;三是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使大黑山岛成为全国首个权威认证的负碳超过2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负碳海岛。为推动烟台蓝色金融创新发展,烟台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北京绿金院共同开展了《烟台市蓝色产业投融资支持目录》课题研究,研究基于国内外蓝色金融的政策与实践,分析总结蓝色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首创蓝色金融地方标准—《烟台市蓝色产业投融资支持目录》,以支持地方蓝色产业有序快速发展。

  

国际金融公司(IFC)金融机构局亚太区绿色金融创新工作组负责人朱韵表示,在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世界银行集团提出了两种互补性方法:一是风险端的金融绿色化(Greening Finance),即引导金融资源从破坏自然的活动转向对自然负面影响较小或对自然有积极影响的活动;二是机遇端的绿色投融资(Financing Green),即改善与生态系统相关的现金流,使之成为银行可接受的项目,促进自然保护和自然可持续利用。在风险端,IFC以《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绩效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风险相关数据、法律法规和量化工具,筛选并排除生物多样性风险较高的项目;IFC也鼓励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与气候风险管理共同融入到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中,进一步降低投融资活动的潜在风险。在机遇端,IFC《生物多样性金融参考指南》梳理了符合绿色投资原则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正向影响的经济活动;同时,IFC与北京绿金院合作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参考指南》与中国相关标准的对标研究,将指南本土化,旨在进一步支持国内生物多样性友好型项目或活动更广泛地落地、实施和推广。针对如何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问题,IFC建议,一方面要拓宽对生物多样性所涉及范围的理解,关注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蓝色金融,另一方面要精准识别并助力生物多样性友好型行业。

 

中国银行授信管理部绿色金融团队专家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银行开展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实践:一是创新金融服务,中国银行通过信贷业务在全国支持了包括北京延庆冬奥赛区生态修复工程在内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并于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创新发行了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二是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管理,中国银行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全信贷流程管理,贯穿客户尽职调查、授信审批、资金发放,以及贷后管理,并建立“一票否决制”,不为破坏关键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企业提供授信支持;同时,中国银行开展了具有前瞻性的“生物多样性创新项目研究”,对欧盟相关金融监管政策和同业经验进行梳理并发布《生物多样性创新项目研究报告——欧盟生物多样性金融监管、同行经验及前沿策略建议》报告,在战略与商业模式、治理与风险偏好、风险管理、产品与披露层面提出了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治理相关策略与建议;三是在信息披露,中国银行在2023年7月发布了首份《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金融(TCFD)报告》,其中披露了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的相关实践。为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机制,仍需加强同业间的沟通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华夏银行总行绿色金融中心副主任彭凌表示,华夏银行在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的实践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明确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标准,为未来金融产品创新打下基础;二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结合国土资源规划和地方资源禀赋,不断对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进行完善;三是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例如创新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利用物联网技术搭建数字农业科技平台等;四是开展信息披露,2021年起,华夏银行每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向社会公众披露华夏银行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相关工作。同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投资大、周期长、融资主体较难明确、风险较难评估等挑战,华夏银行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传统金融产品难以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需要开发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金融产品;二是在政策层面,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风险分担机制、税收减免机制以及针对金融机构的贴息机制,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成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外部性内生化。

 

本次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高级环境顾问、全球生物多样性金融伙伴关系计划创始秘书长唐丁丁主持。他提到,相比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缺口更大,未来可借鉴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全国试点示范的良好实践,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投融资试点示范的开展。本次论坛由北京绿金院自然资本投融资中心组织协调。未来,北京绿金院将进一步深入开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课题研究,并持续牵头“绿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的相关工作,组织更多金融机构、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并产出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