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共同主持,这是中英两国时隔六年再次举行财金对话。
对话期间,双方在“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发展”“金融监管合作”“资本市场”“资产管理”“保险和养老金”“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人员交流”“宏观经济政策、多边合作和全球经济”“贸易、投资、农业和产业合作”“对话和交流”“气候和能源”共11个议题下达成一系列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其中,“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成果如下:
29.双方重申认可对方作为绿色金融、融资、产品创新和国际理念领导力等领域的主要合作伙伴地位。双方欢迎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伦敦金融城发起的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所取得的进展。双方欢迎加强行业领导委员会,为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未来工作提供建议。双方同意,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将在以下领域促进合作,包括可持续信息披露以及在转型融资和生物多样性融资领域建立新的工作组。
30.双方认识到可持续政府融资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的重要作用,双方同意继续就主权绿色融资框架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中方同意2025年发行首笔人民币计价的绿色主权债券,并在伦敦挂牌上市,这将是中国在英发行的首笔绿色主权债券。
31.英方欢迎中国金融机构持续在英发行绿色债券。双方欢迎中英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合作,满足全球投资者对绿色债券和其他绿色资产投融资的需求。双方欢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中央结算公司未来在绿色债券领域的合作。双方认识到动员私人资本以支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加强生物多样性利用的重要性,欢迎发行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以加强环境保护。双方同意在生物多样性债券框架下就标准制定和产品创新继续开展合作。双方欢迎中国银行伦敦分行计划于2025年发行新的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双货币债券,该债券将以人民币和英镑计价,并在伦敦上市。
32.双方欢迎中英金融机构围绕绿色项目投融资、绿色债券发行承销、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保险等开展交流与合作。双方认识到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包括通过可持续投资能力建设联盟和“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33.双方认识到转型金融对动员资本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双方欢迎各自在该领域所作努力,包括英国政府委托开展的转型金融市场评估,以及中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推出的政策指南。双方认识到转型融资与重工业尤其相关,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在更长时间内实现碳减排。双方同意持续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
34.双方欢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2023年发布首批准则,同时欢迎各自在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即ISSB准则)基础上制定本国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双方注意到,广泛采用或使用ISSB准则将最大限度地提高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在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和气候相关风险可能对公司未来前景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有效配置资本所需的信息。
35.英方欢迎中国银行在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领域发挥作用,并通过中国银行与英国政府于2024年9月签署的《绿色及生物多样性金融合作谅解备忘录》进行确认,包括发行可持续债券、持续产品创新、开展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培训和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金融合作。
36.双方认识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信息披露对实现有利于自然的成果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双方欢迎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的工作,并鼓励国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制定者考虑纳入TNFD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框架,双方欢迎中国银行加入TNFD。
37.双方同意继续在G20框架下开展密切合作,推动实现气候目标,包括气候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转型计划、分类目录、动员可持续私人资本投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考虑等。英方欢迎中方发挥领导作用,特别是通过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重点围绕可持续金融政策框架和市场间互操作性、扩大气候融资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规模和影响等开展工作。
38.双方认识到碳排放交易和自愿碳市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英方欢迎中方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中方欢迎英方扩大全球自愿碳市场的努力。双方同意就碳市场开展交流。
同日,第四届中英金融服务峰会作为对话配套活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功举行。30家中英金融合作代表性机构主要负责人和高级别嘉宾围绕“创新和投资”“绿色和可持续金融”“保险、养老金融和资产管理”“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四个议题分享了成功经验与实践成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此外,由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共同牵头的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召开第六次会议,将继续围绕信息披露、“一带一路”绿色投资、转型金融、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议题展开交流,推动财金对话成果落实。
原文链接: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