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等问题的日益关注,全球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已在加强应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并定期披露方面达成共识。《昆蒙框架》行动目标15强调“大型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应定期监测、评估和透明地披露其对生物多样性的风险、依赖程度和影响”。近年来,自然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作为一项由市场主导且被国际广泛认可的全球性倡议,旨在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和管理自然相关的风险和机遇。2023年9月,TNFD发布最终框架建议,加速了全球自然相关信息披露的发展。
开年之际,中英两国时隔六年重启经济财金对话。1月11日举行的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上,中英双方共在十一个议题下达成互利共赢的成果和共识。其中,生物多样性金融以及与自然相关信息披露成为两国在开展合作和知识共享的新领域,具体包括:“双方认识到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信息披露对实现有利于自然的成果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双方欢迎TNFD的工作,并鼓励国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制定者考虑纳入TNFD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框架;双方认识到动员私人资本以支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加强生物多样性利用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在目前的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建立生物多样性金融工作小组。”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期间,中国银行作为首家中资金融机构正式加入TNFD,这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有意愿了解TNFD框架并在未来通过采纳这一框架,更好地管理和披露其对自然的影响。这一举措也将推动中国在中英绿色金融对话中更深入地探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为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信息披露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TNFD也正式宣布北京绿金院、香港绿色金融协会(HKGFA)和商界环保协会(BEC)分别成为其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咨商机构。北京绿金院将与TNFD秘书处保持紧密沟通,组织或协调相关专家研讨活动,通过知识分享、能力建设,促进中资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通过采纳TNFD框架和LEAP方法论管理自然相关风险。
过去三年,作为绿金委“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组”(以下简称研究组)的牵头单位,北京绿金院与金融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智库等近40家成员单位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金融相关前沿研究与创新实践。其中,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也是研究组的重要研究议题,相关议题成果不仅为央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在政策制定与完善方面提供了参考,也为TNFD在中国的披露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研究组将力求与TNFD等各方一道,不断推动自然相关信息披露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与完善,为自然向好转型贡献智慧和方案。
研究组连续两年出版生物多样性金融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