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蓝色金融

蓝色金融 | 第五期 | 蓝色金融发展建议

2025.03.24

传统金融服务无法满足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及海洋保护修复需求,蓝色金融则处于发展初期,规则体系正在构建完善中。下面,各位专家依据自身业务经验和专业知识,为蓝色金融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1.建立蓝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推动蓝色金融发展


image.png

马骏

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院长


一是要定标准。未来在蓝色金融领域中,为有效降低识别、评估认证成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蓝色领域,需要建立蓝色金融目录标准。二是要有激励机制。很多蓝色项目在短期内不赚钱,但在中长期赚钱。这时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就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包括财政激励、金融监管部门的激励。如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逐步扩大范围,覆盖一些蓝色金融所支持的领域;财政可对蓝色项目进行贴息、担保;也可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建立一些引导基金,专门支持蓝色的项目。三是要创新蓝色金融产品。目前已有部分机构发行了蓝色债券和蓝色贷款,未来也需要蓝色保险和蓝色基金产品,多元化工具能够满足蓝色经济资金需求。四是要有信息披露。未来国际的趋势,是要按照ISSB准则建立一套不仅针对项目、也要针对企业主体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要求。其中,对碳排放信息要有更详细的披露,包括范围1、2、3;金融机构要进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也要设立低碳转型规划,包括要设立短期、中期、长期的减碳目标。五是要有更加创新的项目设计。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的项目,才是可落地的项目,才是金融机构愿意融资的项目。


2.总结蓝色金融发展经验、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image.png 

雷曜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一是总结借鉴国内外蓝色金融最佳实践。加快完善蓝色金融分类目录,科学设定蓝色相关技术先进性、环境额外性等基准线或技术阈值,妥善处理好蓝色经济短期增长目标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系。二是探索完善蓝色金融政策体系。依托绿色金融体系在制定统一标准、完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防范多元化风险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三是加强蓝色金融领域国际合作。支持境内金融机构加强与国际主要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蓝色金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加强与共建国家和全球主要海洋国家在蓝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


3.建立蓝色金融标准、助力蓝色金融产品创新 


/uploads/image/2025/03/24/图片1(2).png 

白韫雯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一是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蓝色产业与经济活动的界定标准,明确蓝色产业发展的重点,降低蓝色产业识别成本,实现蓝色金融资源配置。二是政府相关部门可依据目录并结合所在区域蓝色产业发展的重点,编制蓝色金融项目库,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奖补。三是企业可根据目录来制定自身的蓝色转型规划和方案。


4.蓝色金融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丁悦

中国渔业协会副秘书长


一是提供专项信贷资金。如福建泉州市每年单列30亿元的信贷资金,专项支持涉海涉鱼市场主体。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如天津率先推出渔船贷,以合格鱼船作为抵押物向渔民发放3年期抵押贷款。三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如山东日照市搭建数字化海洋产业信息平台、蓝色金融平台,实现云端的便民办理,优化信贷流程。四是加强政策支持与合作。如山东日照市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了解渔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融资需求。五是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如深入渔业产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的需求与痛点,在此基础上满足规模化养殖户的信贷需求。


5.蓝色金融发展需要注意几方面


image.png 

Pritya Widiarta

汇丰银行香港办公室 气候变化主管


一是要有更加完整的债券框架,如国际市场协会发布的蓝色金融指南、ADB和IFC联合发布的蓝色债券指南等。二是各国在国家层面采取更为全面的蓝色金融策略,关注公共资金流向,确保资金有效利用。三是需要开发更多的协议来稳定资金来源,部分早期项目更需要拨款和资金支持。四是加强信息披露,提升数据质量。五是提供债务缓解,对于非常依赖海洋的社区和国家提供债务缓解方案。


6.蓝色金融发展要关注政策和监管框架


/uploads/image/2025/03/24/图片.png 

谢春萍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气候经济学家


一是明确政策框架。可借鉴绿色金融的经验、中国的国情,制定专门的蓝色金融框架,明确支持的方向和重点领域。二是加强监管支持,尤其是加强金融部门、生态保护的协同合作。三是明确海洋项目相关权责的界线,加强海洋信息披露。四是开发和推广蓝色金融投融资工具,如蓝色债券和蓝色贷款。五是把碳市场、碳信用建设的经验扩展到生物多样性、蓝色金融领域。


7.做好蓝色资产评估工作 

image.png 

廖夏伟

世界银行新加坡办公室 环境专家


在蓝色资产评估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明确资产受益人。二是引导多元化资金进入蓝色金融领域。部分产业需要政府进行投资,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部分产业可能更多需要私有部门的资金进入,这可以有效解决公有资金不足的缺口。三是投资评估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