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研究活动-回顾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正式启动并在伦敦举行研讨会

2025.07.15

在2025年1月举行的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EFD)中,中英两国领导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并提出在转型金融和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两个重点领域新建专题工作组。为落实本次EFD所达成的政策成果,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第七次会议及系列边会在伦敦气候周期间成功举办。在2025年6月25日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马骏博士和伦敦金融城前市长鲍满诚爵士(Sir Charles Bowman)宣布正式启动转型金融和自然与生物多样性融资两个专题工作组。会议通过了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的章程,并听取了汇丰银行、交通银行和北京绿金院对工作组情况和工作计划的汇报。


/uploads/image/2025/07/15/18e84c53601c712debdc59366a16b4ba.jpg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现由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担任共同牵头机构,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担任秘书处,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作为战略合作方,现有约二十家金融机构及主要相关方加入作为成员机构。工作组旨在促进中英两国在转型金融领域的发展与合作,以扩大两国转型融资规模支持气候目标的实现,并将重点推动政策标准的完善与互认、转型金融产品模式与市场机制的创新、知识经验交流与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6月25日下午,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在汇丰银行总部举办首场研讨会。会议由汇丰银行、伦敦金融城、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英国驻华大使馆、英国转型金融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领导、中英两国主要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和国际组织与研究咨询机构的专家等共约60位参会代表。与会嘉宾围绕转型金融政策标准、产品创新与跨境合作等议题开展了深入分享与交流讨论。


/uploads/image/2025/07/15/22bfed33e9f43d52743d99c273235093.jpg


会议由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秘书处负责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中心主任赵立建主持。


c4baa49285ddc51a076cbaf64c302d01.jpg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续发展官(CSO) Julian Wentzel 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调整的背景下,转型金融不仅关系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也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激发新的商业机遇有重要作用。他指出,传统高碳行业以及AI 数据中心等现有的和新兴技术正急剧推高能源需求,而满足这一“能源增量”需求的唯一可持续路径,是加快零碳能源的开发和整合,以及加快高碳行业的零碳转型并提高能源效率。他呼吁中英双方在转型金融标准对接、产品机制创新方面加强协作,以更具行动导向的方式推动转型资金向关键产业环节加速流动。他表示转型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收窄,关键在于我们今天能否真正付诸行动。


ed0103393b89597ad255efc28f3ec6cc.jpg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中方共同主席马骏博士在致辞中结合G20转型金融框架的“五大支柱”分享了中国转型金融的最新进展。他指出,中国已有超过20个地方政府发布了地方级转型分类目录,涵盖数千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中央引导、地方先行”的制度演化格局。他以湖州市为例,介绍了地方政府如何为企业提供转型计划模板服务,降低金融机构识别成本,提升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他呼吁中英加强标准体系对接,并建议工作组在推动转型金融分类目录、碳核算、信息披露框架要求、转型路径设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深化针对重点排放行业转型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0f45fa94698ea8c9cbfb70c1133b90a0.jpg


伦敦金融城贸易与投资总监Ana Nishnianidze在致辞中表示,伦敦金融城愿继续作为平台型枢纽推动全球气候融资进程,中英绿色金融合作具备长期基础和协同潜力。她指出,当前急需推动跨境披露数据的互联互通、能力建设资源的协作共享,以及“从前沿对话到产业落地”的机制化推进。她高度评价中国地方政府的试点成效,并期待未来更多试点方案能与英国市场接轨。


530e01bf5cf2e7b1ef9e85eeb1b6a84b.jpg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英方牵头机构汇丰银行和中方牵头机构交通银行分别分享了中英两国转型金融政策背景和发展趋势,以及自身机构发展转型金融的经验和挑战,并提出了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的重点工作方向。


英方牵头机构代表,汇丰银行气候与能源事务总监Tim Lord分享了英国近年来在国家层面推动产业脱碳的政策背景与推动“难减排”行业脱碳实践路径。他指出,尽管英国电力系统转型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加速整个经济领域的脱碳仍面临重大挑战,例如工业、制造业和中小企业的深度转型。他特别提到,中英应共同推动金融产品标准与“投资级”转型路径的明确化,从而帮助资金高效匹配产业转型。


83e9c6c751eec2500aab26a0595ae4f.jpg


中方牵头机构代表,交通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樊燊全面介绍了交通银行近年来在转型金融方面的探索实践。他表示,交通银行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地方版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并已在上海实现首笔航运业转型贷款落地。在此基础上,交通银行进一步落地钢铁、农业、煤电等多个行业的转型贷款业务,并积极探索开展碳核算、激励机制等配套支持措施。他建议,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可围绕行业标准、转型工具、公正转型KPI设计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299f7f4067a44690e242ebbb1c5fd05.jpg


英国转型金融委员会转型金融市场评估主席Vanessa Havard-Williams OBE随后发表主旨演讲,介绍了英国转型金融委员会的成立背景和工作重点。她指出,当前金融体系对绿色资产关注充分,但对高碳行业转型的结构性支持尚未建立。她强调,仅依赖金融机构施压或企业披露是不足以完成系统性转型的,政策制定者必须提供“明确、可落地的转型路径设计”。她建议中英双方在产业层面开展共识建设,推动跨境政策对接和高质量转型工具发展,真正建立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转型金融框架。


3661eac25c72d7b14f7e56dce2a848db.jpg


随后,会议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圆桌讨论由汇丰银行气候与能源事务总监Tim Lord主持,来自中英两国银行、资管机构与国际组织的嘉宾代表热烈地探讨了中英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潜力。


e7f3afb38143848c578738ede03d94fa.jpg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ean Kidney指出,成功的转型需要政府与私营部门紧密合作,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及大规模收购协议等公共激励措施对驱动市场主体行动非常重要。中国政府在以政策驱动市场实现能源转型方面取了显著成效,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他呼吁发展转型金融需强化政策标准指引与提升数据透明度,以推动资本流向难减排的行业。

中国建设银行伦敦分行副行长徐建灏回顾了中英EFD共识,69项成果中有29项涉及绿色金融,展示双方在绿色金融方面的合作深度。建行伦敦分行已发行人民币、美元绿色债券及英国首单蓝色债券,并获得超额认购。他强调未来将以绿色金融合作的成功经验指导转型金融合作,并建议继续用好伦敦金融中心的优势连接双边资本。

 

江苏银行总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董善宁介绍了江苏银行发布的转型金融框架,涵盖范围界定、KPI设计、产品创新与信息披露等四个环节。他指出地方政府正制定产业脱碳路线图,但缺乏统一基准仍是痛点。他期待借鉴英国行业路径数据,细化省级目标,帮助银行精准对标、抓住转型机会,并建议建议工作组优先推动最佳实践互鉴、技术工具共享。

 

嘉实基金ESG研究与投资主管韩晓燕提出资产管理人推进转型金融的六个要素,包括政策共识、长期资本、产品创新、企业能力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及跨境协同。她呼吁建立针对股票市场的转型分类标准,强化资产所有者的耐心资本供给,并结合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等合作机制推动被投企业参与和尽责管理,推动和指导企业气候信息披露与减排实践,并建议中英工作组优先聚焦数据互通与长期激励机制设计,以提升市场信任度和加快规模化发展。

 

施罗德全球可持续投资主管Andrew Howard指出,资本愿意迅速流向回报清晰的低碳资产,但在于政策协调、许可审批和指标评估方面仍存在阻碍。他建议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转型评估体系,构建基于减排成效的评估体系,提高公信力,并通过公共部门风险缓释降低新兴市场融资成本,释放“棕转绿”投资潜力,为中英合作提供可复制模板。


fda4b8116406cc7db8aefb47688216d2.jpg


会议最后,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秘书处负责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中心主任赵立建进行了会议总结。他表示,中英转型金融工作小组的正式发起是推动两国转型金融发展的重要一步,本次会议在标准对接、产业落地、能力建设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多项共识,充分体现了中英双方推动转型金融的高度共识与务实合作意愿。秘书处将与双方牵头机构以及成员机构通力合作,在工作组的运行过程中进一步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制定、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双方机构能力提升,使转型金融从理念走向实际落地和规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