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金融机构绿色化和转型规划

赣江新区绿创体:人才+资金+科技+项目“一站式”协同发展

2022.11.23

2019年3月19日,记者从赣江新区绿色创新发展综合体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赣江新区绿创体实现人才、资金、科技、项目在这里聚集、聚合、聚变,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还根据企业人才生活、工作需要,建设了大学生公寓、人才公寓、综合食堂、众创空间等商务配套中心等,并成立了“赣江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开设人才服务窗口,公布“人才秘书”专线(83809033)。

据了解,为充分释放赣江新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三大国家级牌照的政策红利,促推赣江新区创新引领发展,赣江新区去年在新区经开组团打造了赣江新区绿色创新发展综合体,总投资近13.4亿元,可利用空间面积达到13万㎡,主要包括绿色金融示范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双创集市三个板块。目前,已入驻和拟入驻各类企业达到341家,其中金融示范街入驻金融企业30家、人力资源产业园入驻企业60家、双创集市入驻企业251家。

“在新区绿创体,绿色项目可以找到资金,资金可以吸引住人才,人才有发展的平台。”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表示,新区还会不定期在绿色金融示范街举行银企对接会等各类产融对接活动,及时发布绿色项目,金融机构可根据发布的绿色项目清单寻找合适项目,直接对接企业融资需求。

目前,新区绿创体已形成了以金融、人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独特优势,下一步,赣江新区将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的政策红利,继续丰富绿创综合体的功能内涵,至2020年底,形成一个颇具规模、配套完善、充满活力的绿创综合体,实现“立足新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发展目标。

绿创综合体位于新区经开组团双港西大街528号,包括绿色金融示范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双创集市三个板块,以北大科技产业园区及南天金源步行街作为物理承载空间,可利用空间面积达到13万㎡,总投资近13.4亿元。

由写字楼、科研大厦、创新孵化基地、人才公寓、商业街区、展示馆以及相关附属配套设施组成。

绿色金融示范街

一、平台服务

为做好对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成立了绿色金融示范街运营公司——江西赣江新区绿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专职负责示范街运营、园区服务、数据监测和引资引智工作,为入驻机构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同时,为更好服务于入驻企业,制定了企业注册办理指引等服务手册,为企业入驻提供明确指引;设立了行政服务窗口,集中受理工商注册、纳税咨询、金融牌照申请等业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示范街的服务能力,筹建了赣江新区绿色金融“三中心”,目的是为了创新示范街的服务模式,丰富示范街的金融业态,活跃示范街的金融创新氛围。

二、优惠政策

在《赣江新区关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叠加出台了《赣江新区关于促进绿色金融示范街发展的若干规定》,主要包括三条,一是财税补贴:对于入驻的各类金融机构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给予补贴,补贴金额为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二是房租补贴:对入驻的金融企业首半年免租,之后三年房租保持零增长,并且还会给予房租补贴,最高补贴能达300万元;三是高管奖励:对入驻的各金融类企业高管给予个税奖励,奖励金额为个税地方留存部分的50%,最高每年能达到20万元。

三、绿色项目

2018年,联合第三方机构,严格按照绿色金融认定评价标准,对申报的项目进行筛选,共认定了一、二、三批,合计171个绿色项目,涉及7大类10小类,包括节能类项目、污染防治、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和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等,总投资金额超过1800亿元。同时,还不定期的在绿色金融示范街举行银企对接会等各类产融对接活动,及时发布绿色项目,金融机构可根据发布的绿色项目清单寻找合适项目,直接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后期,还将搭建绿色项目产融对接平台,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新区绿色项目,提高产融对接效率。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一、基本概况

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2017年5月经国家人社部批准设立的第十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产业园采取“一园三区”的形式布局,其中经开园区落地赣江新区经开组团(南昌经开区)。经开园区一期规划土地4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目前正在启动二期项目建设。整个园区主要由5栋建筑构成,有公共服务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办公区和人才公寓等。经开园区于2017年10月16日开始试运营。

二、园区特色

一是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

产业园坚持以“服务新区、辐射南昌、惠及全省、面向全国”为发展目标,定位“产业集聚、入驻服务、企业孵化、公共服务”四大功能。主要集聚本地及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效应。截至2018年12月,产业园共引进企业104家,服务类别从普通人员招聘、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到高级人才引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人才测评、高层次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信息软件服务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覆盖整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为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服务。

二是开放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

产业园运用“互联网+智慧人社”,以“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搭建服务于人才、企业、机构等群体的智慧云平台,致力于打造开放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流平台。其中包括:以人才服务为核心的“人才云”服务平台,以劳动关系业务为核心的“用工需求”云服务平台、以就业服务为核心的“人才超市”综合服务平台,汇集就业数据、失业数据、社保数据、人才数据、企业数据、劳动关系数据等,实现人社大数据服务。方案从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注重各业务间的统筹融合,不仅实现人社部门内部社保、就业、人事人才及劳动关系相关业务的融合,同时实现流程衔接和协同办理,加强与税务、社保、工商、高校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联动。产业园将通过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专业性的综合服务载体,力争打造成为中部领先,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人力资源服务高地。

三是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

1、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立50余个公共服务窗口,将辖区内人社系统业务全部纳入,同时设有工商、税务、银行、创货投、人才服务、党员服务、劳动仲裁、出入境等窗口,为人才、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2、在产业园成立了“赣江新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开设人才服务窗口,实施“人才秘书”服务制度,公布“人才秘书”专线(83809033),开展了“互联网+人才服务”系列线上线下人才服务工作。

3、积极开展“党建+人才服务”工作,成立了“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合党总支部”,同时设立赣江新区绿创体联合支部,通过红色暖心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把党员人才服务和党建工作统一起来,着力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等工作。

4、引导和组织经开组团内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组建“经开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吸纳会员50余名,积极促进人才与人才、人才与政府、人才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智库优势。

5、产业园紧盯赣江新区优惠的人才政策与区域内高校分布密集两大得天独厚优势,全面开展招聘大会、高校学生创业就业辅导、企业培训沙龙、双创赛事等企业服务活动,实现园区招才引智的目标。近期,产业园以“促进转移就业 助力脱贫攻坚”为宗旨,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目前经开组团企业用工需求近1万个岗位,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家电制造、医药食品等行业。组团内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约1338人,其中管理岗占比14.1%,技术岗占比79.49%,技能岗占比3.85%,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531人)、电子信息产业(269人)及医药食品产业(125人)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经开组团辖区内高校应届毕业生约5.1万人。下步,产业园将加大开展校企对接工作力度,吸引青年人才留在新区。


三、优惠政策

为加大对入园企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产业园,经开园区为入园企业量身打造了特有的入园优惠政策及奖励政策26条,分别在企业开办、办公用房租金、企业地方贡献、鼓励企业上市、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等方面予以了较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区域企业解决招才、招工、培训问题的,按实际情况给予奖励,并对入园企业据营收规模及对园区贡献等指标进行评比,对排名前三名给予奖励。

作为企业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沃土”,赣江新区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蓬勃成长、追逐梦想的“乐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为这个“乐园”的地基,接下来,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与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愿景相匹配的高端人力资源产业平台,推动赣江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双创集市

2017年6月,赣江新区获批第二批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这是继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后,新区获得的第三块“国字号”招牌。为充分发挥金融、人才对双创的要素保障、聚合作用,新区在绿色创新发展综合体中精心打造了双创集市。双创集市包括内街及北大科技园众创空间,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其中内街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全长144米;北大科技园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双创集市目前注册企业251家,涵盖电子商务、生物技术、投资金融、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一、双创集市运营服务中心

双创集市集技术、信息、资本、市场、人力等资源于一体,旨在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端、专业和定制化增值服务,致力打造全国创新创业工作的“江西样板”。为了更好地做好入驻双创集市企业的服务工作,借助北大科技园在培育新兴产业、孵化高科技项目、集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新区委托北大科技园作为双创集市运营方,为入驻企业和项目提供包括工商注册、投融资、法律咨询、人力资源、商务培训、市场拓展、品牌推广、政策指导、科技项目申报、技术合同登记认定、知识产权等一站式创业服务。

二、双创集市优惠政策

为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在《赣江新区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基础上,又出台了《赣江新区关于促进双创集市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

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优惠政策:

一是房租税收补贴。经审核入驻的项目,按照一年一考核原则,给予房租、物业最高全额3年补贴,并给予适当软装费用补贴。入驻项目的前3年税收新区及组团地方留成部分,在下一年度全额奖励给纳税项目。另外,入驻双创集市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可向赣江新区绿创体办公室申请入住人才公寓。

二是活动运营补贴。在双创集市内举办的国家级、省级、新区级创业大赛,参加人数超过500人次并以赣江新区冠名的,分别给予主办单位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进驻项目开展双创业务培训的,每培训一次补贴一次,按照100元/人·天的标准,最高一次性补贴不超过15万元。

三是优质项目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立项的,分别给予该项目一次性奖励1万元、5千元、2千元。对于项目创业成果突出,首次年度经营收入达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上、800万元以上的,分别一次性给予项目5万元、8万元、10万元、20万元的资金奖励。

三、双创集市入驻项目

双创集市内街突出打造创业链条,汇集双创教育培训、青年创业孵化、投融资对接、科技成果转化等功能,从前端的种子期培育到末端的创业孵化,从前期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到后期的技术交易,实现创业链条全覆盖。目前,已引入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政府联合共建,登记额达360亿元的中国技术交易所(承载创业链条的技术交易服务功能);集聚青年创业孵化的青年创意中心(承载创业链条的青年创业孵化功能);江西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大创课(承载创业链条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功能)等项目。

北大科技园众创空间突出打造创新链条,汇集和共享北大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孵化器、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创新创业资源,建立创业导师库,引入国内知名投融资机构,为企业搭建连通海内外科技创新的通道和平台,满足企业各个研发阶段的发展需求。目前已引入以维悟科技为典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100余家,以国内领先的大数据金融上市科技企业——旗汇信息为典型的中大型科技企业20余家,实现了智能制造和软件研发创新链条的全覆盖。

(资料来源:http://www.gjxq.gov.cn/art/2019/3/21/art_42022_266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