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绿色金融重点领域与前瞻研究

成都市生物多样性 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2022.11.26

 

 

成都市生物多样性

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成都市环境保护局

目    录

成都市生物多样性.................................................................................. 1

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1

目    录.................................................................................................. I

一、前言................................................................................................. 5

二、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现状.................................................................. 7

(一)生物多样性概况........................................................................................... 7

1. 植被多样性...................................................................................................... 7

2. 植物多样性...................................................................................................... 8

3. 动物多样性...................................................................................................... 9

4.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9

(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10

1. 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10

2. 野生物种濒危程度加剧................................................................................ 11

3.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突出................................................................................ 11

4.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 11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 12

1. 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 12

2. 管理体系及有关法规.................................................................................... 14

3. 相关规划........................................................................................................ 18

4. 已经实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19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压力与挑战............................................. 20

1. 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20

2.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22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目标........................................................ 22

(一)指导思想..................................................................................................... 22

(二)基本原则..................................................................................................... 22

1.尊重自然,科学行动.................................................................................... 22

2.保护优先,持续利用.................................................................................... 23

3.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23

4.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23

5.协调发展,惠益共享.................................................................................... 23

(三)战略目标..................................................................................................... 23

1. 近期目标........................................................................................................ 23

2. 中期目标........................................................................................................ 24

3. 远景目标........................................................................................................ 24

(四)战略任务..................................................................................................... 24

1.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24

2.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相关规划............................................................ 25

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 25

4. 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 25

5. 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5

6. 推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惠益共享............................................ 26

7. 提高应对生物多样性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26

8.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26

五、优先保护区域和空缺区域............................................................ 26

(一)西北部中高山区......................................................................................... 26

(二)西北部低山丘陵区..................................................................................... 27

(三)东部丘陵区................................................................................................. 27

六、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 27

优先领域一: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机制.................................................................................................................................. 27

行动1 制定和完善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27

行动2 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规体系..................... 28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建立综合高效的管理体系.............................................................................................................................. 28

行动3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计划............................... 29

行动4 建立健全市级生物多样性管理的纵横向协调机制,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 29

优先领域三: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29

行动5 统筹实施和完善市域内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联防机制.. 29

行动6 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 30

优先领域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建立基础信息库............. 30

行动7 开展全市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和编目......................... 30

行动8 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 31

行动9 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 31

行动10 促进和协调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化建设............................................... 32

行动11 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 32

行动1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 33

行动1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 33

优先领域五: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34

行动14 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研究....................................... 34

行动15 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制度和机制...................................................................................................................... 34

行动16 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查验和检验体系....................................... 35

优先领域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35

行动17 建立和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测技术体系与平台... 35

行动18 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应急防治能力................... 36

优先领域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36

行动19 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36

行动20 减少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7

优先领域八: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动员和国际合作................................. 37

行动2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建立公众及民间团体广泛参与机制.......................................................................................................... 37

行动22 加强生物多样性科研和技术上的合作............................................... 38

优先领域九:加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和自然灾害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38

行动23 做好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视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为生物多样性恢复营造良好生境.............................................................................................. 38

七、保障措施....................................................................................... 39

(一)政策与法规保障......................................................................................... 39

(二)组织领导监督机制保障............................................................................. 39

(三)资金保障..................................................................................................... 39

(四)实施能力保障............................................................................................. 39

(五)社会参与机制保障..................................................................................... 40

(六)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40



 

一、前言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发展新型生物产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保障,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习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然而,近几十年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集约化、环境污染、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等问题在全球的出现,使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并,也日益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受到国际赞誉:1993年我国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6-2010)》,2010年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但在,近三十余年来,由于我国人口总量大,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和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生物物种资源处于被过度利用的状态,重要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和蚕食。尽管这些现实得多不少业内人士的认识,但环保部最近的《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表明,中国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还在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多有效遏制。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人为因素,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的关键,但在我国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巨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之间的冲突依然尖锐,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资源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了我国20年期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其中许多行动和项目需要各级政府的参与。在地势上,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独具特色的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我省西部山区与与我国西南其他一些山区一起,被保护国际基金会(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确定为全球3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有效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划定了13个优先保护区域,制定了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9个优先领域和46个行动,批准了最长为期10年、总投资近10亿元的66个项目。

成都是四川省会城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是具有独特、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少数城市之一,是国家森林城市。在四川省划定的13个优先保护区域中有2个涉及成都,即都江堰市和彭州市包含在“岷山区域”中,崇州市和大邑县包含在“邛崃山区域”中。“岷山区域”和“邛崃山区域”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四川梅花鹿及雉类等珍稀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此外,虽然《四川省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2010)》显示,作为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商业发展中心及现代工业发展基地的成都中心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生物多样性在全省排名靠后,生物多样性指数为“低”,但这些地区也有不少珍稀濒危保护生物,如银杏、水杉、喜树、黑喉歌鸲等,而在作为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度地带、属于四川盆周山地重要组成部分的成都市的其它区域,具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包含了极为重要的不同生物区系地理成分交汇区域,不仅在四川省,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提出要“深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成都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中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要目标。因此,制定并实施《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促进成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筑生态屏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二、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现状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地处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行政区范围位于东径102°54′-104°53′和北纬30°05′-31°26′之间,东西长192 km,南北宽166 km,幅员面积12390 km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成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岷江水系、沱江水系横穿成都境内,青衣江水系擦肩而过,形成密布的湿地、发达的河网,使得湿地系统成为成都平原最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成都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387-5364 m;地质构造由三个单元组成,自西向东排列分别为邛崃山脉、龙门山脉、成都平原、龙泉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西部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属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多在1000-3000 m之间;中部成都平原海拔约750 m,农业开发历史悠久;东部龙泉山脉(长200 km、宽10 km)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市域内最高峰海拔5364米(大邑大雪塘),最低点387米(金堂云合镇),相对高差达4977米。由于巨大的垂直高差和气候的显著分异,在市域内形成了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丘陵、三分之一高山的复杂地理环境与独特的地貌类型,孕育了丰富的植被,保存了众多的生物物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市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永久地阻止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对其的影响和破坏,我市先后规划建设了4个“森林及野生动物保护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四川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市)、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州市)、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祟州市)、四川大邑黑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大邑县),总面积1035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员面积的8.4%。保护区内3000米以上山峰126座,高山冰斗湖10座,高山草甸12.357万亩,高山杜鹃17.5万亩,红叶30万亩,溪流55条。4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市成为全国拥有原始森林和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距离原始森林最近(仅70公里),拥有野生动植物品种最多的“三最”省会城市。

(一)生物多样性概况

1. 植被多样性

成都主要受东南季风气候影响,温暖湿润,雨量丰沛,干湿季不明显,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以喜温暖湿润的樟科、壳斗科、山茶科、山矾科等科属为主的偏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受人为破坏后,常形成以马尾松、柏木和杉木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以及以多种大径竹为主的亚热带竹林(图2);近三十余年来,以提供造纸原料为主的特殊经济林得到发展,在成都市盆周山区及丘陵地区多为柳杉针叶林和以慈竹为主的竹林,在丘陵也有较多以巨桉为主的桉树林;平原和丘陵农田地区主要为农业植被。

在区域上,东部龙泉山低山丘陵及西南部邛崃和蒲江丘陵、台地,除了农业植被外还有次生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柏木林;西部山地以自然植被为主,依海拔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山地亚寒带灌丛草甸。总体上,成都植被的垂直分布为:海拔750 m以下,以“四旁”和农田林网为主,主要分布有桉树(巨桉)、千丈(喜树)、桤木、慈竹、香樟、楠木、柏木、枫杨(麻柳)、马尾松、杉木等;海拨750-1650 m,为常绿阔叶林和次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有柳杉、杉木、桢楠、银杏、青冈、灯台、丝栗、领春木、山核桃、油桐、油茶、剌楸、黄柏、杜仲、猕猴桃、楠竹、斑竹、白荚竹等;海拔1650-2250 m,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人工柳杉、杉木、红桦林及次生落叶阔叶混交林和人工柳杉、杉木、红桦及次生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有红桦、杉木、青冈、石栎、槭树、柳杉、椴树、山桐子、樟、楠、漆树、山胡椒及箭竹、拐棍竹等;海拔2250-3200 m,为原始高山针叶林,主要有冷杉、云杉、铁杉及少量红桦,其次是槭树、椴树、水青冈、杜鹃、箭竹、蔷薇、小蘖、花楸等;海拔3200-4200 m,为高山灌木草地,主要有杜鹃、贝母及菊科、毛茛科、沙草科、禾本科等植物;海拔4200 m以上为高寒荒漠带和冰川积雪带。

2. 植物多样性

成都市境内高等植物共有266科1226属34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数的十分之一强,占全省植物种数的三分之一。有29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约占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数的11.8%。属国家I级保护野生植物的有银杏、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独叶草等6种(未含兰科植物);属国家II级保护植物的有桫椤、篦子三尖杉、四川红杉、岷江柏木、连香树、凹叶厚朴、虫草、峨眉含笑、楠木(桢楠)、润楠、水青树、香果树、圆叶玉兰、樟树、梓叶槭、麦吊云杉(垂枝云杉)、四川苏铁、鹅掌楸(马褂木)、红豆树、喜树、榉树、八角莲、水蕨等23种(详见表1)。中药材860多种,其中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享誉中外。

3. 动物多样性

成都境内脊椎动物约638种,其中兽类114种、鸟类444种、两栖类24种、爬行类29种、鱼类27种,昆虫种类总数估计在1万种以上;拥有大熊猫、金丝猴、豹、云豹、雪豹、扭角羚、林麝、马麝、白唇鹿、白鹳、黑鹳、金雕、斑尾榛鸡、绿尾虹雉、雉鹑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5种;小熊猫、猕猴、蔵酋猴、豺、黑熊、棕熊、黄喉貂、水獭等国家II级保护动物58种(详见附件10);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毛冠鹿等25种。成都境内的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5县(市)的中、高山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这里位于盆周和川西北高山峡谷之间,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杂竹丛生,适宜各种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牲畜种质资源有成华猪、雅南猪、成都麻羊、金堂黑山羊、彭县黄鸡。

4. 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根据《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成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包括:西北部中高山区、西北部低山丘陵区,以及东部丘陵区。

(1)西北部中高山地区

该区位于成都市西北部,由于在都江堰市境内为阿坝州锲形突出部分及岷江河谷所截,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包括大邑、崇州、邛崃的全部后山和部分前山及都江堰岷江以南的后山和部分前山,北部包括彭州及都江堰岷江以北的全部后山和部分前山。该区总面积超过1300 km2,海拔1500-5364 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陡降。该区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云豹、绿尾虹雉、猕猴、藏酋猴、金猫、麝、水鹿、大灵猫、小灵猫、鬣羚、斑羚、毛冠鹿、红腹角雉等;珍稀植物有珙桐、篦子三尖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银杏、四川红杉、峨眉含笑、光叶珙桐、独叶草、香果树、马褂木等。

(2)西北部低山丘陵区

该区西北与中高山紧连,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等县(市)的低山丘陵区,海拔800-1500 m。本区气候凉爽,雨量充沛。该区珍稀动物有雉鹑、金雕、斑尾榛鸡、绿尾虹雉、红腹锦鸡、黑熊、岩羊、水鹿、豺、藏酋猴等;珍稀植物有珙桐、水青树、光叶珙桐、连香树、梓叶槭、桢楠、红豆树及杜仲、厚朴、黄连等。

(3)东部丘陵区

该区包括双流、蒲江、龙泉驿、金堂、青白江、新津的丘陵,海拔600-1200 m。该区林地分散,农林相间,以马尾松林占绝对优势,其次为马尾松与油茶混交林。此外,该区还有栎类、柏木、灯台、楠木、竹类等各种小块混交林。本区部分地方林水相间,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是鸟类、两栖类及水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地。该区珍稀动物有苍鹰、鸢、雀鹰、松雀鹰、红脚隼等;珍稀植物主要是人工引进栽培。

此外,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坝区的林盘,既是成都民居的一种独特方式,也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意义。这是一种独特的人工植被,主要种类包括多种竹类,如慈竹、斑竹、苦竹、金竹,此外,其它植物,如有香樟、皂角、黄桷、楠木、柏树、乌桕、杨槐、杉木、桤木、青杠、麻柳等亦常见

成都有很多寺院,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点”,保留了很多珍稀植物,如楠木、兰草、红豆杉、红豆树、柏木,是成都市古树名木集中分布的区域(如附件11)。

(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随着人口剧增、 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扩张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的增长,成都各类生态系统遭受了不同程度破坏。生境的丧失、破坏、退化和破碎化使物种濒危和灭绝的速度加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丧失普遍。目前威胁成都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城市扩张占地、工业化、环境污染、农业活动、旅游开发、外来物种入侵、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居民生活、资源开采和地质灾害。

1. 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

城市扩张、休息娱乐设施的修建、工业占地、农业活动、自然资源开采、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系统,特别是各类植被生态系统,降低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成都市西部属于不同地质板块及不同生态系统交汇区,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生态过渡区的典型特征,但这些区域自然灾害频发,由自然和人为活动引起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坠石等较为常见,常常破坏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境;成都市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恢复工程,但生态恢复工程缺乏系统规划和研究,所用树种单一,恢复的植被主要以竹林、柳杉林为主,恢复的生态系统较为简单,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在丘陵地区,主要以巨桉为主营造的纸浆林,结构简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低。

2. 野生物种濒危程度加剧

野生动植物正在受到来自人类的严重威胁:一是人类活动直接通过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如排放工业废水、化学农药和生活垃圾;二是人类活动通过占地破坏动植物栖息地,如森林采伐、开垦荒地、采矿、修路、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房地产开发、休闲开发、能源等工程建设等;三是人类对野生动物乱捕滥猎,对珍稀濒危及古树和大树的乱采滥挖,如近年大量兴起的部分绿化苗圃,乱收滥购古树、大树、名木,严重破坏了野生动植物资源,致使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处于严重濒危状态。

据调查统计,成都极度濒危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等。国务院1999年9月颁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成都共有29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表1)和73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附件10)。

3. 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突出

成都外来物种进入途径包括:人为有意引种、无意间带入、自然扩散、动植物园逃逸、人造物种释放,以及近年来涌现的从国外网购的大量多肉植物。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外来兽类33种,鸟类43种,外来植物超过747种,还有大量数据不清的昆虫和微生物。这些外来物种包括福寿螺、巴西龟、小龙虾、食蚊鱼、食人鲳、革胡子鲶、美国牛蛙、加拿大一枝黄花、菟丝子、空心莲子草、凤眼莲、大薸、霸王花、加拿大蓬等,许多已经成为威胁当中农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及《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对成都农作物构成威胁的已入侵外来物种有福寿螺。福寿螺适应性强、繁殖量高、危害性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咬食水稻叶及分蘖,造成分蘖降低,有效穗减少,其繁殖速度极强(1只雌螺经1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0余万只),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福寿螺也是多种有害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近年普查显示,福寿螺在成都各区(市)县均有分布,已成为水稻田的重要有害生物之一,对农业生产已构成了严重威胁。又比如成都出现过的空心莲子草、凤眼莲,生长速度特别快,不仅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还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也影响农田排灌,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甚至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4. 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

过去三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引起了显著的城乡结构、农村经济模式、农村生活方式等的变化,如单家独户的牲畜饲养几乎完全被规模化的养殖场代替、多样化的农作物品种被少数单一的杂交或转基因品种取代、不同品种多样化种植方式被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模式取代;由于乡村劳动力的减少和家庭养殖业的消失,农家肥几乎完全被化肥取代。这些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完全缺乏认识,但造成农业生物多样性降低、水生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外来物种增加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

1. 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

1988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四川省1990年配套并实施了《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制定了《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把全省野生动物动物和管理纳入了依法保护的轨道。成都市依法实施了以上法律和办法。

1994年底,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成都境内现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此外,成都还有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附件5)、24个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3个省级、17个市级)、9处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5处);建立了动物园(附件7)、植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附件9),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它一些科研机构在成都市也建立了一些动植物培育或繁育基地,开展相关的动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3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4%;森林公园面积913.4km2,占全市面积的7.4%。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成都市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

1998年,成都在全国范围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的采伐;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陡坡耕地实施退耕和恢复林、草工程。

2008年发布了《成都市生态市建设规划》,提出努力将成都建设成中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宜居花园城市、魅力文化城市、山水生态城市和旅游中心城市。

近年来,已完成 “成都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成都野生动物(鸟类)资源调查”(附表3、附件13)、 “成都湿地资源调查”(附件6)、“成都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森林资源调查”、“成都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编制了《成都市野生植物调查报告》、《成都十大千年树王调查报告》(附件12)、《林海奇珍》、《莺歌燕舞》、《绿野寻踪》、《成都观鸟绿地图》等报告和图集。通过“爱鸟周”、“保护月”等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保护宣传行动。

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4个自然保护区的红外线相机监测系统,对全面掌握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生存变化、人为干扰等状况起到积极作用。利用红外相机共拍到红外相片30000余张,包括大熊猫、羚牛、雪豹、豺、斑羚、水鹿、藏酋猴、豹猫、毛冠鹿、野猪、红腹锦鸡等动物的珍贵原生态照片。同时,每年组织十余次保护区武装巡护、候鸟迁飞期巡护等专项行动,保持严厉打击偷盗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根据野生动物(鸟类)疫情疫病监测工作需要,我市成立了两级两类共计74个野生动物(鸟类)疫情疫病监测点(市级监测点18个,县级监测点56个),专兼职人员共计250余人,形成了覆盖全市的野生动物(鸟类)疫情疫病监测网络。截止目前,野生动物(鸟类)疫情疫病监测点已达96个。

据统计,设置在成都动物园的“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以来(附件8),共计救护大熊猫、小熊猫、牛羚、川金丝猴、蜂猴、黑颈鹤、黑鹳、蟒、苏门羚、黑熊等野生动物149种,1215只。其中,经救护成功后,放归原栖息地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苏门羚、牛羚、黑鹳、小熊猫等。被市民称之为动物救护“120”。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方面,以大熊猫和自然保护区为主要载体,成都有关部门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政府和全球环境基金会(GE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保护国际(CI)、湿地国际(WI)、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部分相关国际组织(如WWF)和非政府组织(如TNC)在成都建立了办公室;四川大学等高校与海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大量合作研究,开展成都西部山区植物调查等。这些国际合作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成都的了解,提高了成都独特的生物多样性特点及保护成就在国际专业机构中的认知度,为树立我国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国际形象做出了很大贡献。位于成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少数位于北京的科研机构,对成都市的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为认识和理解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现状、特点等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外,成都实施了大量环境质量改善工程,改善城乡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成都市河流整治工程获联合国人居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独居特色的川西民居发展和林盘有机结合起来的工作获联合国“全球环境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奖”。

2. 管理体系及有关法规

(1)自然保护区

成都有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即都江堰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0 km2,详见图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1.5 km2,详见图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即崇州市鞍子河省级自然保护区(101 km2,详见图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大邑县黑水河省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318 km2,详见图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县级自然保护区1处,即蒲江白鹭生态自然保护区(5 km2)。总面积103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4%,这在一个以具有2000多年历史、经济实力位居我国副省级城市前列的现代化大城市中,是十分难得的。

成都市还出台了《成都市自然保护区示范保护站考核评比办法》,鞍子河芍药沟保护站、白水河大坪保护站、黑水河大蒜坪保护站被评为示范保护站并挂牌。

主要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

(2)地质公园

成都有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即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1900 km2,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主要管理依据:《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古生物化石管理办法》、《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工作指南》、《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3)森林公园

成都有24个森林公园(表2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即龙池森林公园、西岭雪山森林公园、天台山森林公园、白水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鸡冠山森林公园、白鹿森林公园和灵岩山省级森林公园。

其中,龙池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境内,地处川西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为“华西雨屏带”的组成部分。景区地貌构造形成于1.9亿万年前的三迭系后期,三叶虫、珊瑚及腕足动物等古生物化石在这里随处可见,珙桐、莲香树、银鹊、圆叶玉兰等濒危树种在此生机勃勃,这里的野生动物有金丝猴、大熊猫、羚羊、金鸡和岩牛等,被中外专家誉为是“野生植物基因库”、“动物天然乐园”。西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镇境内,富饶的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0%,植物种类多达3000余种,其中有珍稀树种银杏、香果树、珙桐等,原始桂树达1000亩10000余株,十分罕见。景区内常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猕猴、云豹、金鸡等珍稀动物出没。后山景区拥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大型高山滑雪场。天台山森林公园隶属邛崃山脉,景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94.4%,公园内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珙桐、红豆杉、银杏等2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及大熊猫、红腹角雉、大鲵等7种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因此天台山风景区被称为很有科研价值的“绿色明珠”。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北部大宝镇境内,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森林覆盖率达86.7%,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绚丽的森林景观为开展森林旅游提供优越的条件,由壳斗科、樟科、胡桃科的乔木树种为主构成的天然次生林形成了繁茂葱郁的阔叶林景观;冷杉、柳杉为主的针叶林景观浓郁伟岸;以腺果杜鹃、长蕊杜鹃构成中低山杜鹃林景观,花蕊怒放,光艳四溢。

主要管理依据:《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四川省森林公园条例》等。

(4)风景名胜区

成都有9处风景名胜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即青城山—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门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即鸡冠山—九龙沟风景名胜区、朝阳湖风景名胜区、黄龙溪风景名胜区、龙泉花果山风景名胜区、云顶石城风景名胜区。

其中,青城山--都江堰地处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带,山峦起伏,坡陡谷深,气候温暖湿润,地质历史悠久,生物种类繁多,是全世界亚热带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最完整的地区。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大邑县西部边缘,地处邛崃山脉中段,属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成都平原过渡地带,有立体气温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具有浓郁的自然风貌和南方高山原始森林特色。邛崃天台山风景区位于成都市邛崃市西南端,地处成都平原以西的狭长山区邛崃山脉的沿伸未端,属于在风景体系中的人文丛林及山水游览区域中的天府流源单元,其典型的高山流水景观,全国唯一;山体、河川均显示出丹霞地貌的特征,类型丰富,具有观赏和科考双重价值。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成都市管辖的彭州市,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龙门山脉中段,山峰险峻,峡谷幽深,是距大城市最近的高山峡谷型风景名胜区。

主要管理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等。

(5)流域和湿地公园

目前,全市已完成42条小流域的初步治理工作,工程均参照凤凰河二沟建立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的成功经验,实行截污、防洪、生态修复等综合流域治理,同时强化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力求实现河流水清景美的目标。

据调查,我市湿地资源总面积21067.57公顷,湿地植被面积2020.69公顷,主要由河流、湖泊、库塘、水田构成。共计大小河流150余条,总长1500多公里,拥有湖泊、库塘194个,水田243万亩。随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全力推进,成都市区的湿地公园建设有了较快发展(详见图3)。成都有9个湿地公园,还有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即彭州湔江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新津白鹤滩湿地公园。此外,成都市还启动了“六湖八湿地”环城生态区建设。面积达到187.15平方公里,包括安靖湖、北湖、锦城湖、江安湖、金沙湖和青龙湖等6湖及8片集中湿地(附件6)。这些措施对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障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湿地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将长期持续地发挥作用。

主要管理依据:《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

(6)濒危动植物迁地保护

成都迁地保护地主要有动物园、植物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此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都江堰市合作建立的四川都江堰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和各地城市绿地公园及大量民间苗木基地等在迁地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成都动物园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在中国十大动物园中排名第四;该园不仅是动物展出的场所,也是动物迁地保护、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公众进行野生动物科普宣传教育的基地、繁育研究野外动物的科研单位;拥有动物300余种,3000多只,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牛、华南虎、云豹、小熊猫、豚鹿、亚洲象、东北虎、麋鹿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详见附件7、8)。

成都植物园是一座具有风景园林外貌,集科研、保护、科普、旅游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该园共设8个专类植物区和11个植物专类园,现有木本栽培植物1000余种,园艺栽培品种800多个,荟萃了全省主要科属植物和中外珍稀树种200余种,包括银杉等国家I、II、III级保护植物67种,其中I级保护植物有桫椤、珙桐、水杉、银杉、秃杉、金花茶等6种。园内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建有梅花、樱花、木兰、海棠、桂花、茶花、柏类、桃花、梨园、竹园、藤本园等11个专类园。另有香樟林、千丈林和马尾松林等人工林植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一个专门从事濒危野生动物研究、繁育、保护教育和教育旅游的非营利性机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园手法模拟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96%,营建了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2015年有大熊猫138只,此外还有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详见附件9)。

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都江堰市合作建立的四川都江堰华西亚高山植物园,规划面积13km2,核心区46hm2,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目前有杜鹃花属植物300余种,包括100余种从英国重新引种回来原产于我国的种类。目前收集植物2000余种,包括珍稀植物200余种。

作为我国重要的花卉苗木生产和销售基地,成都花卉苗木基地估计有近20000hm2,有各种绿化植物近1500个品种,一些珍稀植物得到较好的保存和保护。

(7)重要生态功能区

以景观安全格局为基准,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参考,以已有规划为依据,综合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主导方向,《成都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中将成都市划分为3个一级功能区(附件10),包括:盆周山地生态结构性控制区、成都第四系复合冲积扇平原综合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农林土壤保持生态区。其次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生态环境敏感性和城市组团发展定位的主导因子,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态保护重点和社会活动的主导方向,划分了8个二级功能分区以及34个三级功能分区(附件10)。

(8)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

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市20个区(市)县、4个自然保护区、15个保护站、35个自然保护小区以及重点乡(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林业站)组成的,覆盖全市的市——区(市)县(保护区)——乡镇(保护小区)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网络”。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成都设立了办事处。

3. 相关规划

(1)四川省相关规划及政府文件

l  《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9月);

l  《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年12月);

l  《四川省城市节水规划(2004-2020)》(2004年7月);

l  《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09年12月);

l  《四川生态市(州)、生态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导则》(2008年9月);

l  《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2011年12月)。

(2)成都市相关规划及政府文件

l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04年8月);

l  《成都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2年4月);

l  《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2006年2月);

l  《成都市固体废物处置发展规划(2006-2020)》(2006年12月);

l  《成都市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规划》(2004年9月);

l  《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年2月);

l  《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2014年4月);

l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汇编》(2011年4月);

l  《成都市城市森林体系发展规划》(2007年5月);

l  《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2009年2月);

l  《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15)》(2008年)。

4. 已经实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1)天然林保护工程

该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建设期为2000-2010年,现在实施的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期为2011-2020年。至2014年,工程对全市171.67万亩国有林、101.69万亩集体公益林实行了常年有效的管护。主要工程措施包括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以及管护现有森林、全面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等措施。该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成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退耕还林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相继又启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至2009年底退耕还林6.686万hm2(100.29万亩)。工程的实施,使得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以扩大。其中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走廊带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成都实施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该工程旨在拯救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扩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10月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工程建设安排。2001年6月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2001-2050)》得到国家计委的正式批准,到建设期末,使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总面积1.72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8%。成都有该工程重点保护的大熊猫、金丝猴、麝类、苏铁、珙桐、香果树植物等。

同时,为了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提高市民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放大城市动物园的保护、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经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批准,成都市动物园于2006年11月2日正式挂牌“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详见附件7)。这是我市第一次由政府部门指定野生动物保护专属机构来对因伤病等原因离开栖息地的动物进行救护,已救护动物149种,1215只。按保护级别分,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附录I动物包括黑鹳、黑颈鹤、金雕、金钱豹、麋鹿、蟒等13种,10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及附录II动物包括黑熊、斑羚、豹猫、小熊猫、红腹锦鸡、凹甲陆龟、大鲵等65种665只。按纲分,其中鸟纲81种,515只;哺乳纲:30种,383只;其余为两栖爬行纲动物。从救护的总体情况上来看,累积救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类为大鲵,118只,其次为猕猴,100只。

(4)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

成都于1992年开始实施的“中国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至2015年成都市拥有4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濒危生物的自然保护区,还拥有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全市强力推进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及大熊猫栖息地资源调查与监测保护工作,完成了以大熊猫栖息地为主的生态植被恢复工程46.81万亩,占总任务量45.5万亩的103%,其中:封山育林40.45万亩、人工造林5.71万亩、点撒0.65万亩,圆满实现了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按计划完成了龙溪-虹口保护区管理处、龙池保护站、体能恢复场和宣教中心,白水河保护区管理处(宣教中心)、东林寺保护站、龙漕沟保护站、中坝保护站、王家坪保护站,鞍子河芍药沟、巴栗坪保护站,黑水河保护区五桐沟保护站、小河子保护站、斜源保护站、天车坡保护站、大蒜坪保护站等15个保护站点建设,以及巡山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5)湿地保护工程

1995-2003年,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成都目前有湿地公园9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包括浣花溪公园、青龙湖生态湿地、清水河生态湿地、江安河生态湿地、三圣乡生态湿地、龙潭湖东郊生态湿地、北湖北郊生态湿地、新世纪公园生态湿地、上府河生态湿地。这些湿地公园分别分布在主城区周边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对成都主城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全力推进,成都市区的湿地公园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在此基础上,成都市又开始陆续建设一大批湿地公园,包括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彭州湔江国家级湿地公园、新津白鹤滩国家级湿地公园、崇州羊马河湿地公园等。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压力与挑战

成都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原因,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都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比如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安全和外来入侵物种等管理的法规、制度等还很不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政策,探索促进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政策。

(2)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尚不完全清楚

虽然对局部地区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但这些调查资料的社会共享和系统编目尚不足,对已有资料的系统编目;除部分区域有过较为系统的调查之外,尚缺乏对整个成都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系统调查,对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尚不完全清楚;有限的调查表明,残存常绿阔叶林区,生境片段化明显,而生态恢复所选用的种类单一,纯林占优势,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体系和资源投入还不够完善

以湿地为例。我市湿地主要由河流、湖泊、库塘、水田及城市湿地公园等人工湿地构成。分别由水务、渔业、农业、建设、规划等多部门分头进行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各级政府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在资金和建设方面,各级财政尚未完全将湿地保护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未按事权分离的原则设立湿地保护管理预算,导致我市湿地保护尚无固定工作经费,区(市)县级工作机构更无工作经费和专职工作人员,在湿地调查与监测、湿地科学研究与宣教、执法手段及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因缺乏资金和人员支持,管护的水平、标准化和科学性还有待提高。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

虽然成都拥有生物多样性研究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在大熊猫保护研究上硕果累累,但总体上科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工作结合不足,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问题的能力不足,很少有针对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的专门研究。

(5)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认知与意识尚需提升

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除了有关部门的努力外,全社会对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只有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意义,才能更加爱惜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和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处。

2. 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城市扩张、城镇化、工业化、资源的过度开采等使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种类数量和分布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增加;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和无序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加剧,如野生兰花、桫椤等的盲目引种。城区和风景名胜区常有侵占绿地,砍伐树木等现象,也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工业生产的“三废”,城市生活废弃物和农药、化肥的污染等环境污染,使生物的生长受到威胁。比如桢楠已由市区移向郊外生长;梅花在城区不开花,竹子茎壁薄而脆。香樟由常绿渐变为半常绿,悬铃木生长期缩短等;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增加了生物安全的压力;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待评估;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提升生物多样性资源在当地经济发展及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作用方面的效应尚面临大的挑战。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生态成都的要求,坚持优先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加强政府部门协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从抢救性保护战略向持续性保护战略转变,采取有力行动恢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确保生物安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为目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与机制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提高公众保护与参与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二)基本原则

1.尊重自然,科学行动

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遵循自然科学规律,因势利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成都社会发展需求和自然环境特点,依据相关的生态保护优先区研究成果,基于社会经济代价最小化、保护效果最大化的准则,制定保护目标和行动计划。

2.保护优先,持续利用

将成都关键生态系统、濒危珍稀物种和特有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进行优先保护,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规划,实施有效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强有序、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开发。

3.完善制度,加强监督

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逐步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鼓励和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利用能力。

4.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公益事业,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和规划,在优先区域主导实施保护和项目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建立和完善全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动员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广泛性。

5.协调发展,惠益共享

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互依托,实现二者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的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成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推动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公平、公正分享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三)战略目标

1. 近期目标

到2020年,力争使优先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努力增加植物种类,丰富品种,提高绿地的物种多样性,扩大多样化种群的规模和均匀分布,通过引种驯化,每年适当增加乡土植物种类,在城市绿地中积极推广应用乡土植物种类;进一步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网络”,加强大熊猫、小熊猫、牛铃、野生杜鹃、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动植物保护宣传;建立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体系,建立完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体系。

2. 中期目标

到2025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在恢复原有的引种、繁育的基础上,最终使成都的植物物种保护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城市绿化常用的植物种类有效增加;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的入城,实现成都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目标;编制完成《成都市湿地保护规划》;抓好“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标准化保护站建设;编制完成《成都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推进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行动计划》,推动省级和市级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

3. 远景目标

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社区共管保护教育体系。成都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得到优先保护,物种多样性丧失趋势得到明显遏制;退化生态系统、自然环境破坏区域得到有效恢复,关键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得到保持好维护,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水平和管护水平能满足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得到普遍提高;基本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成都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战略任务

1. 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

研究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政策,探索促进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政策。研究制订加强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安全和外来入侵物种等管理的法规、制度。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管理协作机制。

2.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相关规划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规划,推动各地分别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相关规划、计划实施的评估监督机制,促进其有效实施。

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完成高等植物、脊椎动物和大型真菌受威胁现状评估,发布濒危物种名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能力建设,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预警和管理水平。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出入境查验能力建设,研究制定查验技术标准,配备急需的查验设备。

4. 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

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两者相互补充的方针。合理布局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强化优先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开展试点示范。建立自然保护区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加强执法检查,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及基层群众参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于自然种群较小和生存繁衍能力较弱的物种,采取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措施,其中,农作物种质资源以迁地保护为主,畜禽种质资源以就地保护为主,加强生物遗传资源库建设;加强和支持现有迁地保护基地建设,条件允许时,建立新的迁地保护基地。

5. 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把发展生物技术与促进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结合,加强对生物资源的发掘、整理、检测、筛选和性状评价,筛选优良生物遗传基因,推进相关生物技术在农业、林业、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鼓励自主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6. 推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惠益共享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价值评估与管理制度研究,抢救性保护和传承相关传统知识,完善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探索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共享制度,协调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利益关系,确保各方利益。

7. 提高应对生物多样性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机理、扩散途径、应对防治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加强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研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探索相关管理措施。建立病源和疫源微生物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畜健康。

8.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充分发挥各类学校优势,加强学校的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监督、举报制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公益性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共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强化公约履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优先保护区域和空缺区域

成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包括:西北部中高山区、西北部低山丘陵区,以及东部丘陵区。

(一)西北部中高山区

该区域包括成都的都江堰市和彭州市,属于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中划定了13个优先保护区域之一(岷山区域),包括都江堰-龙池镇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四川梅花鹿及雉类等珍稀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

(二)西北部低山丘陵区

该区域涉及成都的崇州和大邑,属于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中划定了13个优先保护区域之一(邛崃山区域),包括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大邑县黑水河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及雉类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东部丘陵区

该区域位于龙泉山脉,包括双流、蒲江、龙泉驿、金堂、青白江、新津的丘陵,海拔600-1200 m;该区部分地方林水相间,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是鸟类、两栖类及水生动物的良好栖息地;珍稀动物有苍鹰、鸢、雀鹰、松雀鹰、红脚隼等;珍稀植物主要是人工引进栽培。

六、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结合成都市的实际和发展,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为:

优先领域一: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法规和机制

行动1 制定和完善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

(1)建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

全面分析市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别,明确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开展成都市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条例的专题研究,研究和建立适应于成都市各类型生态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公益林地、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湿地)、流域以及物种资源的经济激励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完整的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的生态补偿体制。

(2)完善生态补偿及资金投入机制

,深入开展成都市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针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扩大政策覆盖范围,拓展生态补偿的主体,发挥市场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探索横向转移支付机制,提高补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3)开展生态补偿政策示范

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域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1-2个区市县开展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政策示范,以多路径生态补偿政策示范为主线,以社区扶助、替代产业、生态移民等为措施,通过不同的生态补偿途径,确保成都具有国家和国际重要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行动2 建立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法规体系

(1)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法规

全面梳理现有法律、法规中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调整不同法律法规之间有冲突和不一致的内容,并进一步理顺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领域的相关法规、条例,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法规。

(2)制定颁布“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对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引入条件、控制试种(试养)与释放要求、消除和控制措施、生态恢复、赔偿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3)促进公众参与能力

制定公众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监督机制,使公众能够参与相关决策过程,以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监督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实施。

(4)打击破坏犯罪行为

抓好“集中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建立综合高效的管理体系

行动3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计划

(1)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部门规划

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落实到土地利用规划中。通过项目实施和示范,指导各级政府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使土地利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林业、园林、农业、建设、水务、中医药、科技、教育、商务、国土资源、水利、能源、旅游、交通运输、宣传、扶贫等相关部门的规划、计划中体现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

(2)加强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建立规划、计划实施的评估监督机制,促进其有效实施。如果规划无法落到实处,仍然是一纸空谈,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行动4 建立健全市级生物多样性管理的纵横向协调机制,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

(1)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生物多样性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基层保护和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2)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理顺相关生物多样性管理部门的职责,确保不同的政府部门协同工作,加强国家和地方管理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不同部门,至少包括环境保护、林业、园林、农业、牧业、动植物检疫、海关、交通、规划管理、水务、旅游、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要求,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机构,完善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优先领域三: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行动5 统筹实施和完善市域内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保护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联防机制

(1)完善野生生物保护管理网络

进一步完善全市20个区(市)县、4个自然保护区、17个保护站、35个自然保护小区以及106个重点乡(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组成的,覆盖全市的市——区(市)县(保护区)——乡镇(保护小区)三级“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网络”。

(2)重点建立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体系

建立完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以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市(都江堰)大熊猫野放中心为核心,四个自然保护区为支撑,建立起集“救护、繁育、野放”为一体的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网络保护体系。

(3)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联防机制

    全面监测和及时掌握成都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和流行情况,在重大野生动物疫情发生时,及时、准确、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确保野生动物和人民生命安全。

行动6 开展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

(1)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区标准化保护站建设

五年内全市4个自然保护区17个保护站点全面达到规范保护站要求,实现保护站由原来的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多功能管理的转变。

(2)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升级行动

编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行动计划》,推动省级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启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期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111096公顷。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优先领域四: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建立基础信息库

行动7 开展全市生物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本底调查和编目

(1)开展全市基础区域物种资源普查

使用国际通用的网格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物种资源详查。

 

(2)开展优先保护区域的物种资源详查

开展西北部中高山区、西部丘陵区和东部丘陵区等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的物种资源详查。

(3)开展国家重点保护濒危及特有野生动植物专项调查

(4)开展流域物种资源详查

开展以流域为单元的江河、湖泊及水库的水生物种资源调查、评估,开展重点流域水生物种资源详查。

(5)建立成都市物种资源数据库

在全面详查和普查的基础上,开展全市动植物区系编目的全面更新,从而建立并完善成都市物种资源数据库。

行动8 开展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编目

(1)开展常规种质资源的调查

开展地方农作物和畜禽品种资源及野生食用、药用动植物和菌种资源的调查和收集整理和编目。

(2)开展重点种质资源的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重要林木、野生花卉、药用生物和水生生物等种质资源,进行资源收集保存、编目和数据库建设。

行动9 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体系

(1)建立健全监测标准和规范

建立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的监测标准体系,推进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的监测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建立健全生态监测体系

将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环境监测相结合,依托现有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力量,建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生态监测体系,实现对成都市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动态监测。

(3)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和有效利用机制

以成都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为依托,建立集物种资源分布展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监控、信息传输、数据分析、业务管理、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4)建立健全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的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建立物种资源监测网络,特别是对全市濒危物种、特有物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物种种群的消长趋势、受胁因素、市场和贸易状况等进行系统监测;同时,加强对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变化的监测。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和应急响应综合预警系统,分析未来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提供生物多样性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并实现长期、动态监控。

行动10 促进和协调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化建设

(1)建立和完善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整理各类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建立和完善生物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遗传资源保存体系,建设全市动植物种质资源库。

(2)构建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共享体系

制定部门间统一协调的生物多样性数据管理计划,构建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共享体系。

行动11 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

(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建立与生物多样性管理目标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和综合评估体系。

(2)全方位评价指标数据集

以区、市、县行政区域为单元,收集动植物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谱系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本底物种受威胁程度等指标数据,提交基于区、市、县级行政单元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数据集。

(3)对全市生物多样性现状、演变趋势进行系统评估

基于区、县级行政单元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数据集,整合、集成不同来源、不同时段包括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数据与信息,对全市生物多样性现状、演变趋势进行系统评估。

(4)促进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的常态化

结合开展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的快速评估,定期发布全市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结果,并就如何有效保护提出系列建议和策略。

行动12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

(1)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加大对生物分类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

(2)加强生物多样性基础科研条件建设

合理配置和使用科研资源与设备,增强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开发能力。

(3)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共享

推广成熟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并加强科研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及促进各级部门加强成果共享。

行动1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

(1)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

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科技人才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并发挥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优势,加强生物多样性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

(2)扩大人才培养范围

以高校学生和基层社区为载体,围绕其开展不同层面和形式的能力建设与培训活动,通过室内授课、社会实践、小额资金保护项目等各种培训活动培养未来在各领域关注和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素质人才。

(3)提高人才管理和决策水平

开展自然保护管理员工的能力培训,组织国内外保护生物学家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专家对员工进行指导,组织自然保护区员工到先进自然保护区考察交流。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和决策水平,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优先领域五: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行动14 加强生物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创新研究

(1)完善特色养殖产业链,搭建新型生态地方特色养殖产品的推广平台

推出菌类、竹笋、其它野菜、野果、蕨类,以及野猪、野鸡、野鸭、大雁等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系列产品,将野生动物养殖业与成都独特的美食文化相结合,通过举办“森林文化旅游节”、“森林山珍美食节”、建立“野生动物养殖销售电子平台”、 林产品烹制技术、成品研制等方面的深加工利用等措施,打造系列品牌,让公民品尝到高端林副产品,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力争今后五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产业产值达10亿元。

(2)打造动植物资源特色亮点

以大熊猫为旗舰,通过影视、出版物、公众教育、社区共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小熊猫、牛铃、野生杜鹃、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动植物保护宣传。

(3)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特色种养殖业

深度挖掘我市森林资源潜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基地及野放中心、西部自然生态系统、村镇绿化等为载体,依托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优美的森林生态景观,着力打造大熊猫、自然植被、森林、湿地、乡村等五大旅游品牌。开展以赏花、观叶、看鸟、寻蝶、采果、垂钓、品茶、漂流、避暑、探险、自然旅游、体验自然、科考等绿色生态项目,促进生态观光型、林果特色型、文化挖掘型、山村休闲型、森林康养型等多种绿色生态旅游发展。弘扬生态文化,丰富生态产品。力争今后五年全市年森林生态旅游收入达到80亿元。

行动15 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获取和惠益共享的制度和机制

(1)建立完善的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的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政策、法规与制度,对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获取、传播、惠益分享加以规定;建立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

(2)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的获取和惠益共享

收集、研究制定全市重要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处理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机构和信息交换机制;研究生物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的建设,制定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保护名录。

行动16 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查验和检验体系

(1)制定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管理名录

制定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管理名录,加强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查验和检测准确度。

(2)研究生物遗传资源快速检测鉴定方法

研究生物遗传资源快速检测鉴定方法在旅客和国际邮件出入境重点口岸配备先进的查验和检测设备,建立和完善相关实验室。

(3)提高出境人员保护生物遗传资源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出境旅客,特别是科研人员和涉外工作人员保护生物遗传资源的意识。

(4)加强出入境查验和监管

完善进出境遗传资源核查及出境证明体系,建立生物遗传资源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强出入境查验和监管,控制生物遗传资源的流失。

优先领域六: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行动17 建立和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检测和监测技术体系与平台

(1)开展全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系统调查

开展全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系统调查,全面查明入侵物种信息,收集有害或潜在有害的入侵物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原产地、入侵分布地、生态、传播途径等相关内容;建立物种控制试种(试养)基地,减少盲目引种带来的入侵风险;进行全市外来入侵物种编目,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

(2)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防治研究

加强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综合防治研究,强化对外来有害物种的生物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发展针对特定目标的有效、可接受的控制技术方法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制定最佳优选方案与组合技术。

行动18 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应急防治能力

(1)建立和完善对外来入侵生物的监测和管理

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中心,完善对现有潜在和危险性入侵物种的监测技术方法,实施对监测对象的长期监测,形成统筹城乡的环境监控应急监测快速反应能力,并制定外来物种管理法规,对管理对象、适用范围、管理机构和程序、风险评估、预警、引进、消除、控制、生态恢复、赔偿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

(2)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应急防治机制

加强省市外及国外物种资源引进中的外来有害生物种入侵的防范,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防治系统,根据生物入侵规律,制定控制生物入侵的管理目标,有效防治外来种入侵和危害。建立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志愿者网络和外来物种公众报告网络,组织公众开展清除外来入侵物种活动。

优先领域七: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行动19 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1)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试点

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试点,对已完成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有效性的后评估。

(2)开展生态建设示范

深入开展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建设示范区、园林城市(县城、城镇)以及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作。

(3)推广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与行为规范

在农业、林业、渔业、水利、工业和能源、交通、旅游、贸易等领域,推广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与行为规范。

(4)倡导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消费方式和餐饮文化

行动20 减少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加强“医废”、“危废“的处置和治理

继续开展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建设,对受污染土壤进行综合治理。

(2)推进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污染治理与修复

推进村镇污水和垃圾治理,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农业面源、禽畜养殖污染、土壤和工矿企业历史遗留污染治理及修复工作。

优先领域八: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动员和国际合作

行动2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建立公众及民间团体广泛参与机制

(1)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进行生物多样性基本知识和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利用时机性宣传(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等)和特殊地点宣传(如在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地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2)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民培训

为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社区居民举办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知识的培训活动,普及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在中小学自然常识和生物教材中增加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知识的内容,利用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其它有关的现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地教育;在中小学相关课程中(如《科学》和《生物》课程)中增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内容,增设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等内容,利用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植物园和其它有关的现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地教育。

(3)建立和完善公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过程的途径和机制

在企业界、农村基层、学校等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民间团体;组织社会各方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联盟;组织社会各团体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动,增加公众和民间团体参与物种资源保护的广度与深度。

(4)建立公众监督机制

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对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实施和实施质量进行有效监督。

行动22 加强生物多样性科研和技术上的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国际保护组织、大专院校的合作,在社区建立起野生动植物宣传教育基地、科研基地、救护基地、林下种养植基地。

优先领域九:加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和自然灾害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

行动23 做好地震灾区生态恢复,重视生态服务功能的恢复,为生物多样性恢复营造良好生境

(1)定期持续开展灾害多发区域及震后区域的调查和评估

重点调查和评估对“5.12汶川地震”及其它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地区和重点恢复地区,定期持续开展重点调查和评估,及时掌握物种的动态变化。

(2)推进科学有效合理的生境恢复手段

收集各种恢复手段下的生境恢复数据,了解并使用最有效的恢复手段,使得生境系统能够得到最合理有效的恢复。

 

七、保障措施

(一)政策与法规保障

为保证《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开展,在国家和地方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成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指导和规范;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的管理;加快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立法,规范、协调和指导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制定防治外来入侵种的条例规范,出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的特别制度,并要求在申请专利时披露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来源;制定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财税、收费和有利于筹集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各项政策及其它配套法规,加强社会经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间的整合。

(二)组织领导监督机制保障

地方政府是行政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沟通,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三)资金保障

相关部门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现有政策、制度进行梳理,完善现有政策并制定适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和标准,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鼓励进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制度创新。整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现有分散资金,提高使用效率。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拓宽投入渠道,引导社会、信贷、国际资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和生态补偿的支持力度。

(四)实施能力保障

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和监测预警能力,以及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重要湿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的管护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五)社会参与机制保障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强化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机制。

(六)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地区性活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拟订合作计划,定期交流信息。

(资料来源:http://sthj.chengdu.gov.cn/cdhbj/c110998/2016-11/18/content_6967d44997f74c40a662536a91e21ff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