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最新动态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2023.03.06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20 08:11:26

截至2月19日19时,已收到提案446件——委员提案里 这些话题最热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于2月20日开幕,截至2月19日19时,已收到提案446件。“高质量发展”“产业建圈强链”等成为委员提案里的热词,就业就医、教育养老等涉及民生福祉的话题同样备受关注。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抢占基因治疗赛道

做强“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走廊”

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建圈强链,委员们提出多件提案。民建成都市委会在集体提案《基因治疗新赛道 策源能力抢先机》中建议,将基因治疗列为天府锦城实验室的核心内容,列入成都高新区第4批“岷山行动”计划,通过综合配套土地、厂房代建、资金补贴、基金支持等优惠政策,加大对链主企业的培育力度,还要大力引进关键节点型企业,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提案中还建议,参考上海、苏州园区建设经验,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规划建设基因治疗专业园区——“基因谷”,为进一步汇聚优质企业奠定基础。

市工商联的集体提案《关于绿色金融赋能专精特新企业的建议》提出,实施产业功能区绿色发展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发展光伏、锂电等绿色低碳优势制造业和绿色金融、绿色认证等碳中和服务业,培育发展低碳产业,研究筹建“虚拟电厂”,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集群。

推进光伏产业发展也是致公党成都市委会的集体提案《壮大光伏产业 助力制造强市》中提到的重大发展机遇。在这份提案中,对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存在的问题梳理得较为清晰。提案建议,建立成眉乐招商引智联盟,打好“组合拳”,设立成眉乐光伏产业发展基金,做优做强“成眉乐光伏产业经济走廊”。联合“链主”企业,在成都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聚焦技术瓶颈实施攻关,力争实现从“0到1再到100”的创新突破。

关键词:就业 养老

推动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

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社会民生一直都是委员们关注的热门领域。在今年的提案中,尤以就业和养老最受关注。

台盟成都市支部的《聚焦“资金、服务、人才” 推动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提质增效》提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部分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和形式比较单一,服务内容和质量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提案建议,有效整合监管机制、培育机制和服务标准,降低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性成本。同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日间照料的社会组织进行补贴,培育其走向专业化、品牌化。可在街道社区设立养老顾问,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精准对接老年人生活、医疗、情感、文娱等方面的需求,加强服务人才培养。

老旧街区改造中的适老化设计,是市政协委员马平关注的问题。马平在提案中建议,制定老人评估系统与分级服务计划,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生活需要,优化街区功能。特别是成立养老中心,补齐便利店、食堂、理发等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完善老年大学、图书馆等资源配置,形成15分钟生活圈。助力老年人再次跨越“数字鸿沟”,民革成都市委会的集体提案《进一步完善我市老年友好型数字服务体系的建议》中提出,创新融合人工服务,积极整合产业链,打通各服务平台,帮助老年人用户绕过较复杂的流程,只需一个电话就能享受数字服务,同时,推动人工智能聚焦老年人应用场景,进行数字服务的适老化改造,力争取得技术突破。

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网约送餐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规模快速扩大,他们如何融入城市也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市总工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督促平台完善内部沟通对话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与平台协同监管的模式,以平台为基础设计税收、劳动标准、社会保障等制度,放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相关新闻

五年来,十五届成都市政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履职工作更加规范

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政协履职效能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五年来,十五届成都市政协坚持守正创新、务实进取,积极适应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主动探索开展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坚持把加强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建设作为人民政协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不断提升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加强理论学习

履职方向更加精准

2022年6月,成都市新任区(市)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及新增补市政协委员专题学习读书班举行,会议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就“双城记”“都市圈”等关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上了履职“第一课”。

政协事业要发展,党的领导是根本。五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完善理论学习机制,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市政协学习会等集体学习活动220余场次;组织委员“学党史·筑同心”主题读书活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专题学习等60余场次。

激发委员履职活力

在双向发力中汇聚正能量

“言”能接地气,“策”能把重点。五年来,市政协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 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 把尊重委员、服务委员的理念贯穿履职工作始终, 通过学习持续激发委员履职活力,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不断加强。

制定落实《关于强化委员责任担当的实施意见》,优化委员履职信息管理平台, 及时更新完善委员电子档案信息,完善委员履职考核程序,每年梳理分析委员履职考核情况,形成委员履职情况报告,量化委员履职情况,通报全体委员及委员所在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制度的激励下,委员履职积极性高涨,五年来,委员提交提案增长5.2%、履职分数达到100分以上的增长11.7%,182名履职优秀的委员受到表彰。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共识,一直是党赋予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五年来,市政协坚持扛起凝聚思想共识的政治责任:为拓展联系界别群众新渠道,创设“政协讲堂”,建设“委员会客厅”和“委员工作室”;举办“凝心聚力绘新篇——喜迎党的二十大”书画展等系列活动;结合重大节点、重要节庆举办主题书画摄影展8次;常态化走访企业家委员、行业学(协)会,协商监督民营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市委市政府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等;联合四川大学等6所在蓉高校,创新开展“在蓉港澳台侨大学生城市互动体验营”,五年累计吸引在蓉港澳台侨青年2000余人次参与,凝聚起更多港澳台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广泛认同;创办《天府广记》、推出党史“学习攻略”“委员访谈间”等专题策划,加强和改进政协宣传思想工作,在广泛传播中增强共识合力。

修订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办法……提高履职能力靠学习,也要靠制度保障。市政协始终坚持突出制度建设这一根本,全面梳理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工作长效机制。五年来,共制定、修订制度50余项,构建了覆盖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服务保障等的制度体系。

创新合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五年来,成德眉资四市政协联席会议制度运行良好,成德眉资四市政协聚焦重大课题联合开展专题协商、视察调研、民主监督、联名提案等履职活动30余次。

持续锤炼“内功”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五年来,市政协以党的建设引领政协自身建设,抓好委员和机关两支队伍建设,促进政协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首次召开全市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设立9个专委会分党组,指导专委会办公室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区(市)县政协设立机关党组……从市政协党组到机关党组,从各专委会分党组到区(市)县机关党组,市政协推动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有效覆盖,党员委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成都足迹现场教学,赴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和三苏祠现场学习;成立市政协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常态化开展读书学习交流;按照市委“五个走在前列”要求,扎实推进政协模范机关建设。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新篇章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共成都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必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加快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政协力量。(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霞)

供稿单位:成都日报

(资料来源:http://www.chengdu.gov.cn/chengdu/home/2023-02/20/content_314abf8f582c4c0fb400a5c5d97e44d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