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转型计划助力转型金融: 中国银行业转型计划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5年6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气候转型政策趋严,银行业制定和实施气候转型计划正成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满足披露合规要求、和有序开展转型金融的必然要求。2025 年 1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研究探索转型计划”。
近期,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绿金院”)正式发布《转型计划助力转型金融:中国银行业转型计划实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本报告由北京绿金院与碳信科技联合完成,并得到英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 本报告聚焦于银行业的 “转型计划”,通过梳理国际银行业转型计划相关政策和实践、评估分析中国银行业行动和披露现状,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实践者提供参考借鉴。
报告重点内容包括:
ü 阐释为什么需要制定转型计划,梳理和比较国内外转型计划框架和指引
ü 结合国际银行案例,重点解读了转型计划工作组(TPT)的银行业指引
ü 评估分析了中国上市银行转型计划相关内容的披露现状
ü 识别重点挑战,并为监管机构和银行业提出了行动建议
一、中国银行业制定转型计划是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
从概念上,报告中所指“转型计划”特指企业或金融机构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减排目标而制定的气候相关的行动计划。由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在2025年4月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中, 将气候转型计划定义为 “企业为实现低碳经济转型而制定的系统性战略框架,旨在通过科学路径、可量化目标和具体行动,协调短期经营决策与长期气候目标(如《巴黎协定》1.5° C 温控目标),同时满足国家法律法规、战略规划及利益相关方预期”。中国当前多数政策文件将企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方案称为“转型计划”,但也有部分政策文件使用“转型规划”一词,二者内涵无明显区分,本报告认为可以通用。
市场主体制定转型计划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必然要求。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加剧,成为全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行动刻不容缓。全球层面,《巴黎协定》气候目标已分解为国家自主贡献(NDCs)目标与方案。国家气候目标实现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目标与行动。
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转型计划是发展转型金融的内在支撑。转型金融是赋能传统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弥补实现气候目标资金缺口的重要机制,而融资主体制定转型计划是转型金融的内在要求。G20 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发布的《G20 转型金融框架》明确提出不论使用哪种转型金融工具,融资主体都应该提供透明、科学的转型计划, 满足披露要求。金融机构制定转型计划有助于金融机构自身转型和促进融资对象企业的低碳转型。
转型计划是气候信息披露要求的重要内容。国际气候信息披露日渐主流化,正从自愿披露变为强制,且标准趋于统一。ISSB 发布的《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已被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纳。其中在IFRS S2 中,明确提出了对“气候相关的转型计划” 的披露要求。同时,中国气候信息披露政策趋严,并与国际标准接轨。2024年以来,港交所和A股三大交易所、财政部均已出台可持续信息披露新规和指引,这些标准都与ISSB的披露框架趋同,并纳入转型计划披露要求。2025年初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研究探索转型计划”。这些政策正从不同角度推动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披露转型计划。
二、国际转型计划标准框架标准渐趋成熟,相关指南和案例经验值得借鉴
目前,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组织、倡议或标准制定机构已为如何制定转型计划出台框架指引, 主要包括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金融机构净零转型计划》、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转型金融指南:确保企业气候转型计划的可信度》、转型计划工作组(Transition Plan Taskforce,简称 TPT)发布的系列指引等。此外,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和转型径倡议(TPI)等机构也分别从目标设定和行业转型路径等不同角度,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参考指引。
其中,TPT是由英国财政部于 2022 年 4 月发起设立,旨在为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提供清晰、可靠的净零转型计划指南,并已被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宣布采纳。其发布的系列指引采纳了 GFANZ 转型计划框架的五大要素,同时参考了ESRS和TCFD的内容。2024 年,ISSB已接管了TPT相关指引的所有权,并逐步整合进ISSB标准体系中,这也标志着全球转型计划披露工作走向协同。TPT框架涵盖治理、战略、执行路径、目标设定等五大披露要素,包含19项披露子要素。
TPT转型计划框架与银行业特定说明要素
目前,中国国内并未出台专门的转型计划政策或指南。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颁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简称《指引》)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简称《指南》),对转型计划提出了披露要求和具体指导。在该《指南》的“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下,设专章说明了“气候相关转型计划”的披露要求,并将气候相关转型计划作为气候信息披露的十大要点之一。
通过比较发现,TPT框架与当前中国对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的要求具有较高的重合度。上市银行在满足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要求过程中,已可逐步建立起自身转型计划的基础。同时上市公司在参照当前A股和港股指引的同时,也可参照一些国际指南,例如TPT 框架,制定完整的转型计划,从而同时满足中国日益趋严的监管和合规要求并与国际对标。
三、中国银行业已建立气候转型工作基础,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为系统评估中国银行业在气候转型计划相关信息披露和实践层面的进展情况,报告选取了24家被纳入沪深300指数和恒生大型股指数的中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从披露形式、排放数据、目标设定及实施路径四个核心维度入手,展开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报告以兴业银行为案例,参考国际TPT框架开展对标研究。以下是我们的评估框架和主要发现:
图表4-2 转型计划披露现状评估指标
可持续信息披露趋于完善,但转型计划披露不足。24家样本商业银行全部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10家发布了专项环境信息或气候信息报告(TCFD报告)。但仅约1/8的银行在报告中涉及“转型计划”章节或内容,且大多较为粗略。
中国24家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情况
自身运营排放的数据披露率高,投融资排放的数据披露严重不足。近9成银行披露了2023年自身运营的排放数据(范围1和2),但仅1/4披露价值链排放数据,仅13%披露了投融资相关排放。
中国24家上市商业银行碳排放数据披露情况
中国24家上市商业银行范围3分类别排放披露情况
多数设定了自身运营减排和可持续金融业务相关目标,极少设定价值链减排目标。自身运营减排和可持续金融业务规模方面目标设定分别为67%和75%,但范围3价值链减排目标设定比例不足10%。
中国24家上市商业银行气候目标设定情况
自身运营减排与可持续金融服务计划较清晰,价值链减排行动待加速。大部分银行在自身运营减排和可持续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的行动计划较为清晰,而在减少投融资排放的方法和路径方面仍显不足。
中国24家上市商业银行转型计划实施路径披露情况
为进一步研究中国银行转型计划工作基础,本报告选取兴业银行作为案例,依照 TPT 框架对其已经披露的转型计划相关要素进行了详细对标分析,以期以点带面,进一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业在转型计划及其相关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兴业银行尚未发布专门的气候转型计划,但其当前已披露的气候相关信息已满足了 TPT 转型计划要求中约 60% 的内容,显示其已具备了系统开展转型计划的工作基础。
图表4-8 TPT框架下兴业银行披露状况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报告总结出中国上市银行在转型计划工作和披露方面的几个特点:
ü自身运营碳中和基础已初步建立,但投融资业务转型面临显著挑战
ü定性信息披露较为充分,但量化指标数据有待完善
ü 已有气候转型的局部行动,但整体统筹有待加强
四、挑战与建议
中国商业银行制定转型计划的主要挑战:
ü 缺乏明确的转型计划指南。国内尚未出台面向银行业的具体披露框架与评估指南,导致操作层面缺乏指引。
ü 投融资碳排放核算基础薄弱。当前碳数据缺乏、因子库不健全、方法难落地,加之企业信息不透明,导致银行难以有效核算范围3(尤其是类别15)碳排放。
ü投融资减排目标设定与实施能力受限。由于缺乏权威行业减排路径与数据支撑,银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融资减排目标面临技术门槛高、投入大、能力弱等多重挑战。
ü 激励机制与转型成本分担机制不足。转型金融短期回报有限、实施成本高,而当前缺乏有效的财税与货币政策激励安排,导致银行面临动力不足。
对政策监管机构的建议:
ü 明确和统筹披露要求,完善转型计划框架指南。建议借鉴国际相关指南,制定统一披露要求及模板框架,区分“基础要素”与“鼓励要素”,引导金融机构有序推进转型计划制定与信息披露。
ü提升公共信息供给,建立数据基础设施和行业指南工具。政府应推动碳因子库和行业排放强度数据库建设,发布行业转型路径参考,支撑银行开展碳核算与目标设定工作。
ü 建立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并通过精准的转型金融政策形成转型计划激励闭环。建议将转型计划纳入监管考核体系,并挂钩贴息、再贷款、财政奖补等工具,提升银行制定转型计划的意愿与能力。
对中国银行业的建议:
ü建立高管层统筹的转型计划治理体系与执行机制。银行应组建高层统筹的工作机制,推动转型计划纳入全行战略管理,并建立行内跨部门协同机制与绩效激励体系。
ü夯实数据基础,将长期战略雄心与短期目标结合,并动态迭代。银行应建立涵盖投融资排放的碳排放数据台账和目标追踪机制,制定涵盖自身运营与投融资的分阶段转型目标,并滚动修订计划以适应外部变化。
ü加强转型计划与核心业务整合,引导、评估和支持银行客户转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银行应将转型目标融入授信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产品设计与定价引导银行客户制定转型路径和转型计划,并结合金融产品支持客户落实计划,以实现其转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