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6 日,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主办,由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CCEI)等机构支持协办的国际供应链脱碳创新研讨会在北京阿里巴巴朝阳科技园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CCEI联席秘书长、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绿色科技中心主任赵立建主持的 “范围三减排的策略与实践”平行论坛同期顺利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知名企业的资深专家,范围三专场研讨以“策略与实践”为核心,系统拆解了企业如何突破范围三数据、边界与协同三大难题。
在主旨发言环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亚洲区域监管事务负责人司佳灵介绍,已有36个司法区启动ISSB准则落地,香港明年起强制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范围三,中国内地财政部征求意见稿亦将范围三列为红线。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张文佺介绍了GHG Protocol范围三工作组的最新进展:包括拟建立三级数据披露体系、优化第15类排放涉及的投资类别、新增第16类辅助排放等内容。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能源负责人李喜峰介绍,为加速供应链减碳,施耐德与全球1000家供应商开展了一个全球性项目——“零碳计划”。施耐德为供应商提供减碳方法指导、技术支持和现场节能诊断,并通过数字化平台追踪减排结果,以实现到2025年减碳50%目标。凯谛思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冯婉华博士提出“聚焦高排供应商+运用行业数据估算”的轻量化路径,分享降低企业初期投入门槛等相关降碳实践。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绿色供应链总监丁杉杉介绍,依托公开的环境数据,IPE持续开展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与利益方合力构建约束激励机制,推动中外企业加速供应链减排。中国标准化协会绿色低碳与ESG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明艺表示,范围三减排的关键在于以“1+N”可持续采购标准体系为抓手,建立减碳量系列方法学,将碳绩效嵌入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互动对话环节,安永大中华区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张彬认为:范围三数据价值在于驱动管理优化,而非应付披露,将范围三核算从合规披露升级为管理抓手,以“重要性优先、分阶段推进”重塑价值链决策。先正达集团ESG助理总监王雯娟分享了,人员职责难厘清、业务边界重叠易重复计算、数据机密与披露难平衡三大企业实践痛点。ERM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副合伙人陈一娉表示,行业亟需一把“一键合并+验证”的钥匙,直击企业痛点。
在大会总结环节,CCEI联席秘书长、北京绿金院绿色科技中心主任赵立建总结梳理了大家的讨论,提出“监管先行、激励配套、改变视角、抓大带小、先行动后完美”等促进企业范围三核算、披露和减排的重点策略。CCEI与平台机构投资者成员共同持续推动中国上市公司范围三披露与减排,近期也将组织一系列范围三培训研讨班,发现并推动一批范围三领域的“领跑者”,期待各界合作伙伴发挥各自特长和力量,共同推进范围三减排和价值链脱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