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首页 > 研究活动-回顾

会议回顾 | 转型金融助力石化行业绿色升级 ——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转型金融论坛在宁波成功举行

2025.10.30

2025年10月22日,作为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的重要平行活动,“转型金融论坛”在宁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主办,并得到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石化联合会的支持。论坛汇聚了来自金融机构、石化企业及研究机构等百余位代表,共同探讨石化行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投融资路径与合作机遇。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FS)院长马骏在视频致辞中指出,高排放行业在实现碳中和转型过程中仍面临显著的融资缺口,亟需完善转型金融体系和政策支持。他介绍道,IFS开展了多项研究与实践工作,包括与石化联合会共同开发行业转型路径和“碳减排转型目标设置工具(CRTT)”,以协助企业科学设定转型目标。他表示,未来CRTT工具将助力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科学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转型路径,并协助金融机构为产业低碳转型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石化行业在实现低碳转型过程中面临长期投资需求和技术挑战。本次论坛为产业与金融机构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有助于推动科学制定低碳转型路径。方莉介绍,WRI长期开展温室气体核算、科学碳目标设定等研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可量化的低碳转型工具和方法。她强调,建立统一标准、行业目标工具及风险共担机制,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石化行业绿色发展,实现产业与资本协同转型。


拼图1.jpg

左上: IFS院长马骏博士 

右上: WR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

左下:IFS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程琳 

右下:所罗门化工部副总裁凯文·M·斯马尔斯蒂格


在主旨演讲环节,IFS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程琳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CRTT工具。该工具兼顾国家“双碳”目标和《巴黎协定》,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量化分析,结合低碳技术、减排成本、监管要求和碳市场等因素,测算不同情境下相关行业和产品的未来碳排放强度变化曲线,并以此作为基准,帮助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有关转型目标和路径进行比较,并提供可视化和可比的分析结果,为企业制定转型方案和金融机构设计资金支持与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程琳强调,该工具将助力石化行业绿色转型,加快产业升级,并推动企业与金融协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罗门化工部副总裁凯文·M·斯马尔斯蒂格(Kevin M. Smalstig)介绍了其公司在化工产业绩效对标方面的实践与方法。所罗门通过系统化的绩效基准(Benchmarking)工具,对上下游及炼化下游工厂的能效、碳排放、可靠性与维护等关键指标进行全面评估。斯马尔斯蒂格表示,该方法旨在帮助企业明确自身在全球及区域的竞争定位,识别性能差距,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改进计划,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拼图2.jpg

图2:圆桌讨论嘉宾合照


随后,论坛邀请与会专家就石油化工行业的低碳转型与转型投资、金融支持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实践与案例、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等议题进行圆桌讨论。来自石油和化工企业、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智库、可持续投资领域国际倡议的十余专家,围绕转型金融工具创新、资产端识别及项目落地实践展开深入讨论。


关于石油化工行业的低碳转型与转型投资,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石化行业的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创新支持与有效工具供给,金融机构应通过完善ESG与气候转型体系,引导资本加速流向绿色与转型领域。大家建议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与案例推广,提升项目可投性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产业减碳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关于金融支持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实践与案例,与会嘉宾分享了金融机构在转型金融体系建设、产品创新与定价机制优化方面的最新进展。嘉宾普遍认为,石化行业的转型金融正从理念探索迈向制度化与项目化阶段,下一步应完善技术评估机制与政策激励,推动标准口径统一,强化银企协同,共同促进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关于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高碳行业的低碳转型既需要政策引导,也需市场驱动,金融资本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级市场可通过股权、债券及并购基金为转型项目提供启动资金,二级市场则通过动态定价和市场反馈优化资源配置。嘉宾指出,科学可执行的企业转型规划、能力建设及国际经验分享同样关键,将助力资本精准支持潜力企业,推动产业绿色升级。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转型金融在推动石化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界代表围绕低碳转型、融资支持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分享了前沿理念和创新方法。论坛不仅加深了产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理解与合作,也为未来推动高碳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展示了政策引导、市场机制与企业实践协同推进的广阔前景。